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家長陪伴有5招 兒童遊戲更FUN心!

【記者張小瑜報導】隨著兒童節的腳步愈來愈近,家長們紛紛規劃各式各樣的休閒活動,許多兒童將投入戶外遊戲與遊樂場設施的懷抱。然而,在享受節日歡樂的同時,我們也要提高警覺,確保兒童在遊戲過程中的安全,預防兒童事故傷害發生。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童遊戲時最常發生的傷害類型為跌倒及碰撞,這些事故往往發生在遊樂場、學校、公園或家中遊戲區。因此,家長與照顧者在安排兒童休閒或遊玩活動時,應特別注意遊戲環境的安全性,並提高警覺,降低意外風險。

跌倒是最常見的兒童遊戲傷害,可能發生在溜滑梯、鞦韆、攀爬架或跑動過程中,導致擦傷、瘀青,甚至骨折等較嚴重的傷害。碰撞事故則多見於團體遊戲或運動時,孩子在奔跑、跳躍或玩耍時,因未注意周圍環境或未掌握身體平衡而與其他兒童、遊具或障礙物發生碰撞,造成頭部、四肢受傷,建議家長與照顧者於兒童遊玩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5招重點:

1.「穿」:讓孩童穿著正確的遊戲服裝,例如:不穿有拉繩或過長的衣褲。

2.「看」:應先查看遊戲場四周及遊具本身是否有鬆脫損壞的情形。

3.「教」:要教導兒童遊戲規則。

4.「止」:若孩童有不正確的遊戲行為一定要制止,並教導正確的行為。

5.「陪」:孩子在遊玩時,家長一定要在旁陪伴注意。

衛生局局長陳淑娟表示,兒童的安全需要全民共同來守護,讓我們攜手努力,在這個兒童專屬的節日裡,呼籲大家一同關注兒童遊戲安全,不僅能讓他們擁有安全、無憂的遊戲環境,更有益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在歡笑中成長!



▲(照顧者版)兒童遊戲安全–穿、看、教、止、陪。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