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動亦獲得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高度重視,青商總會常務副會長兼南區會區會長侯廷憲,以及總會理事兼高市金澎區執行長吳東育皆親自出席,見證澎湖青商會對在地永續行動的投入。兩位貴賓也表示,澎湖青商長年扎根社區、持續實踐「社區機會」的青商精神,令人感佩。
黃健忠指出,「玩美角落」不僅是美化空間,更是一種社區自我重整的開始,是居民與青年攜手建立地方認同的過程。他特別提到,鐵線社區堤防的海廢畫作,不僅美化公共場域,更承載環保教育與藝術意義,象徵「廢棄不廢、角落有光」。未來馬公市將積極推動更多類似跨界合作,擴大青年參與公共治理的深度與廣度,讓永續不只是口號,而是地方治理的日常實踐。
鐵線在民國95年之前,人口一直維持在550人之內,近年來因民宿及外來人口,讓人口數增加,到目前人口數近900人,戶數超過300戶以上。本次計畫自3月中旬啟動,由澎湖青商成員自發組隊,3月16日起於馬公市鐵線社區透過收集、分類海洋廢棄物,製作成大型社區藝術作品,展開堤防美化行動。
另,3月19日更結合湖西國小進行青螺沙嘴淨灘活動,落實SDGs第14項「保育海洋生態」與第11項「永續城鄉」的核心理念。整體計畫融入環保、教育、藝術與社區協力,展現青年多元而堅實的公共實踐力。
澎湖國際青年商會會長林筠宸表示,「玩美角落」不是一次性的任務,而是一段青年參與社會、了解社區、實踐理想的歷程。從場勘、發想到執行,所有步驟皆由會員親力親為,體現青商「訓練自己、服務人群」的使命。她特別感謝會內社區發展委員會主委李東洋的鼎力協助,積極資源整合、聯繫社區,並向全體青商會員致上最高敬意,「是你們的雙手,讓角落重拾光亮,也讓澎湖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黃健忠說,環境整潔與社區品質,是市民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玩美角落」不只是一次活動,更是一場民間與公部門共同協作的具體行動。從青年的熱情投入,到社區居民的支持響應,顯示出只要大家齊心,城市的每一處角落都有翻轉的可能。馬公市公所將持續推動環境改善與社區參與計畫,結合學校、在地組織與民間資源,讓市民看見改變、願意參與,進而打造更乾淨、更友善、更有活力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