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北疫情起伏之下,三級警戒再度延長,公部門於是先後宣布今年花火節、燈光節、情定澎湖灣及風箏節等大型觀光活動停辦,讓連續19年的花火節面臨首度中斷的情況,2019年底爆發至今全球逾1.85億例確診、造成逾400萬人死亡的「武漢肺炎」疫情對於澎湖所有旅遊業者來說,像是一場強迫中獎的心情三溫暖。
去年春夏之際配合防疫,業者們撐到了國人大舉「偽出國」的熱潮到來,甚至有史以來「最熱鬧的淡季」;但爆量的旅客無疑成為了澎湖旅遊各層面的「壓力測試」,環境首當其衝、水資源的匱乏一度接近崩潰、廢棄物也成了沉重的壓力,不只環境與資源超負荷,洶湧人流、觀光客脫序行為也造成交通亂象,在地人的生活受到觀光人潮宛如蝗蟲過境般湧進大街小巷的嚴重影響。
直至今年,疫情嚴峻、經濟衝擊劇烈,讓正面臨「加拉巴哥化」的澎湖旅遊產業雪上加霜,談到產業的未來,第一線的業者眼中幾乎都是一片茫然。〈疫後經濟學〉已經是個國家、地方政府在公共治理上正視的課題,澎湖長年未改善、提升的產業瓶頸,根源自長遠以來公私部門之間「殺雞取卵、短視近利」的商業模式與決策思維,如今更嚴峻的考驗到來,公部門實在不該放旅遊產業的所有業者坐以待斃,而應把握這段意外的「觀光休整期」加速轉型與改革,透過調整澎湖的產業戰略來佈局下一個三十年。
蹲下,是為了跳得更高更遠,運動場上如此,在澎湖的產業政策上更是如此;砍掉重練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一年在「白等」中空轉。今年賺不了錢,不代表要放棄未來三十年賺錢的機會,只要在這段觀光休整期能有「超前佈署」的前瞻視野與策略,順勢啟動觀光與各產業轉型、建構人類活動與環境保護平衡的永續發展方針,讓澎湖的旅遊走向深度化、以文化與環境作為根本,妥善落實文化資產保存、文化深耕與創新工作,並加強環境治理,危機便能成為我們的轉機。
日本社區設計師山崎亮曾問過:我們要一個「一百萬人來一次的島」,還是「一萬人來一百次的島」?公部門一定要有危機意識與對應作為,在產業政策上必須著眼未來三十年的尺度進行超前佈署,才能化危機為轉機,讓澎湖在長年面對觀光產業發展的瓶頸後終能展開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