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島上目前保存著數個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其中包括了 「南港遺址一、二、三、四個地點以及東湖遺址、西北灣遺址、西湖遺址」更已正式在民國109年10月獲得澎湖縣政府核定公告登錄為澎湖縣考古遺址。
七美可考的幾處石器製造場遺址和南港聚落遺址,它的分佈位置特殊與七美地勢走向有密切關聯,南港、東湖、西北灣的石器製造場遺址都不約而同選擇在海岸邊,有著高聳柱狀岩石地形,其中透露的訊息是史前人類的製石活動與海有相當大的連結性。根據多位學者研究指出,聚落遺址附近擁有的潮間帶越廣,遺址的密度和面積會愈大,南港遺址的密度和遺址面積廣大的理由是由於遺址附近有廣闊的潮間帶及生態資源,可供人類採集魚貝類等資源,也使得史前人類以此地作為船隻停靠或是出海航行的休息站,因此可在此處發現豐沛的史前人類遺跡。
澎湖縣政府表示,澎湖為海洋大縣,海洋文明歷史悠久,在數千年前即有以粗繩文陶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存在。台灣通史中指,「澎湖之有居人,尤遠在秦和漢之際,或曰楚滅越,越之子孫遷於閩,流落海上,或居於澎湖」,自古便見證了台灣海峽的海洋子女們奮鬥求生與文化交流。
澎湖最南端的大島「七美嶼」更在這樣的歷史洪流中扮演了舉足輕重、承先啟後的角色,是澎湖史前文明中重要的石器製造基地遺址之所在,先人們的精湛石器工藝在台灣本島的各個角落散播生根,奠基了文明發展的基礎與效率。
▲存在於七美的數個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遺址群。(黃瓊蕙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