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栽如意舞,招潮蟹出惹人憐;
游魚款款知心伴,飛鳥翩翩泥淖穿,
孵化水生維淨土,公園興闢莫遲延!
<陳國彥>
魚塭棄置小村邊,復育生機喜勃然,
溼地海茄苳樹植,淺沙圓軸蟹群憐;
招徠遠客潮間望,賞識珍禽眼底穿,
一片紅林挑重任,資源維護不推延!
<陳鼎盛>
【記者 陳鼎盛報導】何謂溼地?溼地乃水域與陸地間之過渡帶也。或稱之曰:爛泥灘,是魚蝦貝蟹生產中心,亦為控制氣候、淨化水質、調節水源、抗洪及豐富沿海漁源之功臣,是遷移性水鳥重要棲地。
溼地需要保護
「溼地,僅佔全球面積的百分之六,卻提供了生態系百分之廿五的淨生產力,是目前全球環境保護的四大主題之一。本縣的溼地,因缺乏大型河川沖積扇以確保基質;淡水水脈又極其微弱,無法搏動溼地心臟的有效循環;缺乏水生植群造成生產力減弱等種種原因,除了青螺、菜園、石泉三處面積較大外,其餘海岸溼地,都小得可憐,就是因為它小得可憐,才需要保護‧‧‧漁港魚塭海堤密度過高,再加上垃圾、廢水污染的推波助瀾,澎湖的三十多塊大小溼地,已有半數以上奄奄一息‧‧‧」文光國中洪國雄老師(已退休),於其出版之「疼惜咱的海」一書(頁‧二九七)中云云。
曾為魚塭
湖西鄉紅羅灣,面北開口,東為虎頭山半島,西為西溪半島,虎頭山高三十公尺,青螺村即位於虎頭山背風之向。紅羅灣內有一東北|西南走向之灣內沙嘴,初,業者以此築起堤防,隔間海岸,闢為魚塭。沿岸為珊瑚碎屑等海濱堆積砂岩層,潮間帶礫岩發達,餘則沙質底層,冬季初春,綠藻發育良好,螺貝蝦蟹等潮間帶生態,尚稱完整。魚塭多養魚蝦,是水鳥最愛之流連處所。
復育紅樹林
後,業者經營不善,魚塭廢棄。青螺村廟前,經抽乾整修之魚塭,底質多珊瑚碎屑及灰色泥沙,乃復育紅樹林。一份「澎湖紅樹林復育之研究」以海茄苳、水筆仔、五梨跤、欖李四種紅樹林植物為材料,選擇青螺灣(尚有瓦硐、中屯等海岸)進行復育試驗,蔚成一片溼地,曰:「青螺溼地」!
紅樹林為溼地生態中,頗負盛名之聚焦植物。目前已知紅樹林植物,全世界約廿三科卅屬八一種,其中,東方類群七○種。中研院植物研究所周昌弘研究指出:「‧‧‧由紅樹林碎片所提供的有機營養鹽及上游或潮汐所帶來的無機營養鹽,提供了當地浮游植物、藻類、底棲及附著性藻類的生長及繁殖。此基礎生產者又提供無脊椎動物、仔稚魚以及大型魚類之餌料。無脊椎動物及大型魚類,再供人類消費利用,進而形成一食物鏈‧‧‧」由是觀之,紅樹林之功也大矣,之不可少也!
青螺溼地面積最大
本縣溼地又少又小,菜園、山水、石泉之外,當以青螺溼地面積最大。青螺溼地賞鳥區,於廟前南方之紅樹林復育地及西側堤防外之潮間帶。另魚塭東側草叢為澎湖小雲雀、鶯亞科候鳥過境棲息之所。溼地賞鳥:招潮蟹出,惹人憐愛;游魚款款,知心相伴;飛鳥翔飛,泥淖穿梭;賞鳥人來,遠觀翩翩;觀其蹀躞,咿呀吱喳;身上不染塵囂,眼底一望清新,溼地駐足,心曠神怡!
青螺溼地,紅樹成林,又濕又黏,生產力高,具水土保持、減低海岸侵蝕之功能。職是之故,縣府乃提「青螺溼地生態教育公園」之規劃,期能提升海洋教化之功能也,吾人拭目待之!(澎湖文化局文化資產叢書 菊島之美百題唱和詩文集 頁‧一一○)
△青螺溼地一隅(陳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