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1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為環境降溫 減少生活中的碳足跡

【記者張小瑜報導】依據「2020年中華民國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資料顯示,我國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之成長趨勢,從西元1990年136.76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不包括二氧化碳移除量),上升至2018年296.55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不包括二氧化碳移除量),約計成長116.84%。人均碳排放量為10.83公噸/人,全球排名第20位。

有鑑於此,民眾必須採取「利用節能減碳措施,來降低生活中所產生的碳足跡」之新生活型態,以利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其中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可被定義為與一項活動(Activity)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其中包含原料、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及廢棄處理等5個階段,而過程中排放的所有溫室氣體(如甲烷、氧化亞氮等),都會加總計算成「二氧化排放當量(CO2e)」,以呈現人類行為對環境的衝擊程度。

環保局表示,我國目前已訂定碳標籤與減碳標籤政策,提倡民眾重視生活碳足跡的重要性。目前網路上有許多碳足跡計算器,但隨著產品製程的不確定性、計算方法的不同,所得到碳足跡數據會有所差異性。以個人碳足跡為例,並不是只有使用水、電、瓦斯、汽油等能源消耗才會有排碳的情況,生活中使用的所有物品皆有碳足跡的產生。以330ml的可樂為例,鋁罐裝的碳足跡為170公克CO2e;玻璃罐裝的為360公克CO2e,原因在於鋁罐較容易回收及再利用,而且質輕,在運輸過程消耗能源較低。因此,呼籲消費者在選購時,可考慮選擇碳足跡相對較低的產品或其替代品,讓民生消費支持減碳,為環境降溫。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