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保存19世紀末機械、光學、建築科技、海事通訊發展的歷史紀錄。漁翁島燈塔站主任曾明輝和研究員們研讀由英國及香港帶來的DMH珍貴檔案與中西歷史文獻,在古蹟現場一起探索、鑑證在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遺留的歷史文物(兩塊閩海關界碑、19世紀的手盤式利用重心原理的旋轉燈器、鑄鐵塔身、洋式燈塔守宿舍兩層建築與集水設計、花崗石蓄水池、庭院的農牧園舍設計、通訊旗桿的位置、傳統就是中式燈塔遺址、中式西嶼塔燈拆卸後遺留的石材、1892年漁翁島英籍燈塔守O’Dricall與博卡拉號船難的關係等)。
這次的踏查,將澎湖的地方文化古蹟連接到國際社群,由另一視角,協助公眾認識世界罕見的在傳統中式塔燈與還在運作的19世紀現代洋式燈塔。未來研究成果將提供澎湖縣政府及交通部航港局參考。
△在美麗的西嶼夕照下,Felicity Somers Eve、景祥祜、于錫亮與曾添送(退休燈塔守)及曾佛賜(在漁翁島燈塔成長)父子在漁翁島燈塔下的相聚。(嚴光澎攝)
△Felicity Somers Eve在燈塔訪客簿簽名。(嚴光澎攝)
△Felicity Somers Eve、賴大立分享DMH手繪漁翁島燈塔、燈塔守宿舍、園區設計建築平面圖給曾明輝主任。(嚴光澎攝)
△于錫亮、景祥祜以澎湖廳志記載韓德善(韓達紳)1894年到澎湖西嶼選址設立漁翁島燈塔及向鄉民購地劃立閩海關界址的書法作品贈送給Felicity Sommers Eve(感謝:香港城市大學會計系王瑋樂書寫、澎湖縣行政處洪棟霖協助在馬公裝裱)。(嚴光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