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1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澎湖縣長政見發表交鋒 陳光復賴峰偉互開炮

【記者鄭家瑜報導】澎湖縣長選舉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昨14日下午登場,7位縣長候選人全數到場各抒政見與抱負,過程中也砲火四射,包括近來民眾垃圾問題、新台華輪、海洋資源、海漂垃圾等都成為攻防焦點,其中國民黨候選人賴峰偉與民進黨陳光復再次交鋒,賴痛批減債和中油漏油等都是用騙的,陳火力全開反擊賴回鍋,過去執政導致澎湖負載累累,而鄭清發則把矛頭對準賴峰偉,大酸賴基本盤不如他,同時也不滿賴陣營對外散佈背骨、要官要錢等話,其他候選人也把砲火對準藍綠施政不佳。
政見發表會由呂華苑率先發言,強調個人不為做官和做秀,未來將成立澎湖新智庫和成立產業通訊櫃台。針對銀合歡問題,她指出可以把劣勢轉為優勢,剷除後的土地可以種植高經濟價值的紅藜,而銀合歡也正好是最好肥料。呂華苑還說,澎湖垃圾囤積可以引進日本新技術機器,可讓1噸垃圾變50公克。
呂並訴說自己家人在澎湖打拼,而她出外50年後遇到耆老也鼓勵她,既然回來就要改變故鄉,並訴諸感性強調澎湖50年政治歷史還沒出過女縣長,並喊出澎湖要改變,票投呂華苑。
翁珍聖認為讓全民「賺到錢」是共同的意見,其中澎湖的漁業與觀光是兩大產業主軸,除了海洋漁業生態永續外,也期盼觀光季在春天提早、秋冬延長,同時創設有內海創生、青年創業園區與醫療的可及性。同時為台華輪請命,他認為台華輪改為新台華輪,現在又變新新台華輪,一艘船使用年限15年卻延到現在已經29年還在使用。而環團出身的翁也認為「垃圾是被錯置的資源」,蓋焚化爐不是一個金爐,澎湖真正該做的是垃圾減量。
陳光復大談自己政績,強調4年來的觀光、人口、工商的成長,是過去20年來所無法達成,並承諾當選敬老福利增加至1萬元;話鋒一轉反諷台華輪會重啟招商,是因為新船也不符議會、社會需求,且按當時規劃中央要求自負盈虧,在他努力爭取之下,也獲中央承諾一年1500萬補助。
陳光復並痛批國民黨執政時期,每位縣長上台都負債、賣地,他接手時負載20幾億、加上隱藏債務高達40幾億,光賴峰偉時期也負載、賣地數十億,鄉親福利卻看不見。並細數賴推動很多政策做不到,其任內引進湄京集團,結果讓澎湖土地落入外資手中,還曾說沒成功要下台,現在卻又回鍋參選,並緊掐賴當考選部長失言痛處,大酸賴連曾是同黨同事都詛咒。
世代交替,澎湖才會往前走!吳政隆訴說自己看見鄉親窮忙所以才投入參選,認為候選人說了很多冷冰冰的數字,強調一定會做個有溫度的縣長。同時提出「在地共生、共享經濟」理念,透過基層產業創生、產業連結,讓大家都可以賺到錢。而他也提到2周前到大倉見證藍綠惡鬥產物,強調當選會在3年內完成內海園區。
賴峰偉批評陳光復減債、漏油等欺騙鄉親、中央官員,甚至蔡英文都騙,並把政績與陳比較,強調自己執政時期漁業產值高達47億,陳光復執政卻跌到剩下17億,有3分之1產值消失,難怪漁民叫苦連天。賴峰偉認為,生態與生計要兼顧,目前海洋生態最嚴重的是大陸漁船越界問題,執政時期曾助漁民向大陸溝通、抗議,並用厲法喝止陸船越界發生。
針對陳批評看不見福利,賴強調自己是全國第一個實施營養午餐、晚餐的人,三節禮金調高等福利政策花錢是其次問題,重點應該是精神鼓勵,並提出「養生文化村」,以及「社會住宅」、「公托3.4歲免費」等政見。
而回鍋一說,賴峰偉指出,原本想讓給年輕人,但太多鄉親認為現任者太糟糕,並認為陳指責人品人格時,應先向外界澄清賣官、工程回扣等傳言;另有人說他不關心澎湖部分,賴則強調不能接受。
鄭清發指出澎湖發展,垃圾處理最為重要,他當議員時期大力推動焚化爐,但藍綠兩黨三位縣長任內都未落實、都在騙票,同時強調當選任內沒動工,將不再爭取連任。他說,醫療困境是錯誤政策延續到現在,並痛指賴當時把醫療大樓蓋到前寮,讓資源分散,而他未來將重金禮聘醫療團隊。
鄭清發也分析候選人特質,直指賴峰偉基層支持度比他還差,賴參選後走入基層才發現選舉結構已經改變,同時也針對賴陣營抹黑他背骨、要官要錢等,甚至有人說陳光復給他五百萬,表達不滿。
好的領導人可以讓澎湖偉大! 陳大松指出,如果藍綠有能力,他可以繼續做生意賺錢,何必回來參選,連他的好友葉佳修都認為澎湖40幾年來沒進步,因此決定參選後,葉也一路相伴輔選。
陳大松強調自己當選不領薪水、不貪污、不收紅包和不會在澎湖做生意等4不原則,未來會以薪水成立醫療基金來補助更優質的專科醫療進駐,並參考日本沖繩、韓國濟洲、泰國普吉等離島方式來開發,以一次到位的經費來發展澎湖,讓澎湖不單是台灣的離島,而是世界的黃金島。
同時以環境、景點、價格、服務等4項感動來說明澎湖要如何發展,並以自身討海經驗說明海膽不能用放流方式,應該放在石滬內養殖,而小型漁港也可以用來推動養殖漁業等,直接放流復育海洋。他提到,日前他到市場掃街拜票,蹲下傾聽長輩心聲,結果一問已經高達90幾歲,讓他不信福利真的做得很好。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