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縣府文化局歷年針對石滬,邀請不同專家學者進行兩次專業普查。第一次於1996年至1999年間完成,共調查558口;第二次則於2011年至2012年進行,調查609口;目前登錄為文化資產共117口。文化局長陳鈺雲表示,近年縣府積極推動石滬的修復與保存,更透過教育推廣與體驗遊程,讓現代人親身感受先民智慧。
近日,位南寮社區後海鼻尾頂番石東,一座因建置年代不久,所以在地人稱為「新滬」的石滬,在取得縣府文化局的經費挹注下也展開修護工程。南寮社區理事長陳有擇指出,該滬是隨潮間帶地形及海床槽溝而建,是半弧形的月眉石滬;附近潮間帶坪台多變,玄武岩奇形怪狀,又有俗稱「番石」的橄欖石,形成一處天然的地質景觀,若能完成此修復計畫,對石滬文化保存,潮間帶生態保護,創造地方休閒漁業觀光亮點及地質景觀助益頗大。據悉,該修護工程將在108工後完工。
▲南寮鼻尾頂番石東地先新滬修復計畫開工。
▲南寮鼻尾頂番石東「新滬」修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