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蛇」,台語意為「到處晃盪」以「山海田」為學習主題,從認識自然與土地出發。全團含家長七十多人踏上澎湖,從馬公出發,經赤崁、竹灣、小門、鼎灣、青螺、北寮、山水、嵵裡、風櫃,再回到馬公市區,一步一腳印走進島嶼的自然與人文。
本次騎乘的年齡從大班至小學五年級,二年級以上的孩子多已完成一個月的單車環島經驗。住宿方面,他們並不追求舒適,而是尋求與在地的連結。透過廟宇、國小、社區活動中心尋求協助,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接待。
飲食上,家長們自備電鍋煮飯,搭配在地漁產、菜餚,每人自備餐盒打菜,減少垃圾、珍惜食物,也嚐到了澎湖特有的風土滋味。
走訪赤崁認識丁香魚文化、前往沙港夜釣小卷,體驗「產地到餐桌」的最短距離。同時,也邀請海洋公民基金會的吳雙澤老師,分享澎湖反賭場運動與環境保育歷程。
為了避免淪為走馬看花,孩子們每天造訪不同的海岸,長時間停留五到六小時,親自觀察潮汐變化,細細體驗各種海岸地形:柔軟的白沙、刺腳的珊瑚礁砂、粗糙的貝殼碎沙、冰涼的黑色礫石潮間帶。
凌晨三點,孩子們在小門海岸摸黑出發,划著SUP和獨木舟,與海洋在不同時間互動,迎著日出緩緩升起,美景令人屏息。他們也在這過程中學會了最基本的海上交通工具。
也前往鎖港,挑戰寄出一封「來自旅程的明信片」;孩子們從怕水、怕閉氣,到可以用蛙鞋自在游出幾百公尺、開始練習自由潛水、練習平壓與呼吸。從緊抓浮條到放手一游,他們真的靠近了海,也靠近了自己。
這不只是一場單車與海洋教育的旅程,更是一次身體力行的成長經驗。這樣的旅程,能讓孩子成為具有行動力與環境意識的公民,而這趟澎湖行,將會是他們一生難忘的課。
▲暖暖蛇親子共讀團走遍澎湖各村落。(圖/暖暖蛇共讀團提供)
▲暖暖蛇親子共學團澎湖走讀騎遍本島各角落。(圖/暖暖蛇共讀團提供)
▲暖暖蛇親子共學團澎湖走讀騎遍本島各角落。(圖/暖暖蛇共讀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