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莉棋4年前回到故鄉成立「汝賀文化工作室」,致力於澎湖在地知識的轉譯與傳承。因為對童年回憶的好奇,以及想更瞭解阿公阿嬤的生命故事,她將西嶼輪普過程做成精彩的圖文,並出版繪本,讓民眾跟著老師走讀輪普文化,直呼好新鮮。
洪莉棋說,在跨海大橋未興建之前,西嶼也是澎湖一個封閉的離島,正因為這樣的地理環境,西嶼百年傳統「輪普」得以流傳至今。
「輪普」,是指中元節時,西嶼11個村莊輪流辦理普渡,從農曆七月十三日至七月二十四日西嶼的每一村莊輪流普渡,從頭普到尾再回頭,最後以合界村為結尾,這就是西嶼特有的輪普制度。
因為以前師公作醮都是用走路的,赤馬做完後,在挑著法器道具等趕往合界已來不及招魂放水燈,剛好24日是合界神明生日,所以就改為24日普渡加上祝壽。
輪普文化反映出不同世代及地域此時彼刻的渴望,形成了傳統文化和時代變遷的對話空間。會中,文化局提供5冊輪普繪本進行現場互動,同時還有西嶼在地地瓜簽點心,讓民眾深切的體驗。
△「西嶼輪普」文化澎湖的首場分享會跟著洪莉琪走讀輪普文化。(莊惠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