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合稱,包含容易引起神經系統併發症的腸病毒A71型和腸病毒D68型。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傳播方式是經由接觸到糞便或呼吸道的病毒(即糞口傳染和飛沫傳染),接觸感染者皮膚水泡的液體也會受到感染,新生兒則透過胎盤和生產過程可能被感染。一旦感染腸病毒,平均三至五天會出現症狀,而在症狀出現前,喉嚨和糞便即可發現病毒,也就是具有傳染力,症狀和嚴重度取決於受感染者的年紀、性別和本身的免疫狀況。
吳佳玲醫師指出,臨床症狀表現可以從沒有症狀、輕微發燒,到引起神經系統併發症的腦膜炎和腦炎。部分腸病毒感染後也容易出現疹子,包含四肢手掌、腳掌出現小水泡和喉嚨咽部有水泡和潰瘍。通常症狀出現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然而病毒可能存在於糞便中長達八到十二週。
吳佳玲表示,大部分受感染者,在症狀出現後七至十天內會自行痊癒,急性期採支持性治療,常見包含退燒和止痛,或經醫師評估後給予點滴補充水份,而照顧者可以準備軟質、冰涼的食物以減少口腔不適,也要特別注意病情變化,吳佳玲醫師提醒尤其未滿一歲的嬰幼兒發生腸病毒重症的風險最高,如果出現重症前驅症狀需要立刻就醫,包含「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針對易引發神經系統重症的腸病毒A71型,台灣已有兩家廠商開發出疫苗,並從上個月起開始接種,目前皆為自費疫苗,接種對象為兩個月至六歲的兒童,依年齡及廠牌需接種兩至三劑,常見接種後副作用為局部疼痛和發燒。另外,此疫苗僅針對腸病毒A71型,接種後仍可能感染其他型別的腸病毒。
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可以有效預防腸病毒的傳播,包含勤洗手、流行期間減少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幼童照顧者也需注意個人衛生。腸病毒可抵抗酒精類清潔液,因此進行環境消毒時可使用含氯漂白水,重點消毒包含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和遊樂設施等等。含氯漂白水之泡製方法,以泡製5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使用時請穿戴防水手套並注意安全):
1. 取巿售家庭用含氯漂白水(次氯酸鈉濃度一般在5到6%)5湯匙(一般外食喝湯用的湯匙,約15至20 c.c.)或小瓶養樂多1瓶(約100c.c.)的量。
2. 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250 c.c.,8瓶即等於10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3. 一般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之漂白水;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1000ppm之漂白水。
吳佳玲醫師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在馬偕醫院接受完整的兒科訓練,曾任職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主治醫師,專長為新生兒及早產兒照護、母乳哺餵、腦部超音波和髖關節超音波。門診時間為週二下午、週四及週五上午。
△部澎兒科吳佳玲醫師淺談腸病毒及腸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