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2方以玄武岩石所打造的日軍墓碑,十分引人注目。澎湖地方文史工作者許玉河老師亦於日前在社群網撰文說明表示,前寮社區某民宅在其庭院豎立著兩方「尖錐型」日本兵的墓碑,以玄武岩打造。其一為「故陸軍砲兵二等卒川口佐重之墓」,落款年代為「明治二十九年(1896)八月二十五日沒」。其二是「故陸軍步兵一等卒飯島獵之助之墓」,落款年代為「明治三十年(1897)九月二十三日死亡」。而這座民宅指的就是張先生的住所。
張賜福先生說,這兩方墓碑原為友人的工程行參與興建道路工程,整理路基時發現,因兩人交情不錯,對方知道他有此好,因而轉贈予以收藏。他更說道,人只要行得正,當然不會有什麼陰森及違和感。同時也謝謝許老師撰文介紹。他將把許老師的文章列印並張貼在自己親手打造的佈告欄上,讓參觀的民眾瞭解這二方墓碑的來由。
許老師表示,二次戰後,日本政府亟思,要將在澎湖的日人墳墓,全部遷返日本。民國50年(1961)3月6日,日本駐華大使指派秘書兼領事值田修抵澎,拜訪縣長徐詠黎與縣府洽商遷移問題,並由民政科派員陪同視察各地日人墳墓。
此次遷移的墳墓包括日治時期曾任馬公街長的三浦光次。這兩方墓碑極可能原位於千人塚,在遷葬過程,墓碑被當成廢棄土方而埋在地下,待爾後道路整建時方重見天日。如張老先生不以為忤,以慈悲為懷的心,讓其墓碑有一方天地藉以容身。無形之中,張老先生也保存了時代的歷史與文物,著實令人敬佩。
△令日籍軍人墓碑容身,張賜福樂觀天命不以為意。(黃瓊蕙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