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走讀瓦硐 復刻林獻堂遊澎路徑

【記者張小瑜報導】瓦硐村(古稱巷港)面朝澎湖內海,早期尚未有橋墩連結馬公、瓦硐與白沙時扮演聯外的重要角色。主導1920年代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林獻堂先生,在1933年10月初(適逢中秋佳節),特地從馬公搭乘汽動船前往瓦硐拜訪許凌雲秀才。

為讓民眾深入瞭解澎湖白沙瓦硐聚落文化,文化局日前辦理「海上行舟-走讀瓦硐」活動,復刻林獻堂先生搭船前往瓦硐的行腳活動,民眾參與踴躍。

這次踏查由南海碼頭包船,出發前往白沙鄉瓦硐村,瓦硐村吳清在村長於船上向民眾介紹大滬、半耳、月眉等石滬,並說明「巷港」意指進入碼頭的航道似條長巷,進入瓦硐碼頭前航行於傳說中細如窄巷的航道,民眾親身體驗地名「巷港」的由來。

舟集工作室鄭承榆老師,引導民眾跟著民主先生林獻堂的腳步,走讀上瓦硐及下瓦硐聚落,分享張百萬故居與朱一貴事件的關係、基督長老教會發源歷史以及武聖廟和南天廟的典故。

鄭承榆老師表示,張啟琫是張百萬之孫,歷史上真有其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灣爆發朱一貴事件,張啟琫隨軍赴台平亂,領有軍功,後封「懷遠將軍」,誥命文收於張家家祠中;瓦硐基督教堂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正式在澎湖設立傳教據點,白沙鄉在澎湖教堂傳播史中扮演起源發展的角色;上瓦硐南天廟與下瓦硐武聖廟,皆供奉關公為主神,澎湖多數地區以王爺信仰最為普遍,奉關公為主神則在「扶鸞信仰」逐漸興旺的日治時期之後,佐證瓦硐在清代的時候,是澎湖水師很重要的軍事據點

縣府文化局期待向民眾分享更多社區營造成果及地方文史特色,請縣民朋友持續關注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臉書粉絲頁。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