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鮔與哈密瓜 詞牌:鷓鴣天
瓜果海鮮聲譽揚,後寮印象久留長,
公園石鮔多靈爪,馬路香瓜巨大王;
新藝術,美村莊,人來打卡讚風光,
一嘗哈密瓜甜好,更品石鮔排骨香!
<陳鼎盛>
哈密瓜
黃袍一襲似瓜王,肉細含脂綻玉光;
荔月澎湖新上市,包君香溢脆如糖!
<陳國彥>
黃袍著上讚瓜王,偌大圓球映日光;
哈密移來栽菊島,汁多可口啖甜糖!
<陳鼎盛>
【記者 陳鼎盛報導】近年,澎湖新增不少裝置公共藝術,招來各方眼光,並成打卡亮點,余乃次第以「鷓鴣天」為詞牌,依序填下:林投沙灘貝殼教堂(已刊)、青螺濕地旁圓軸蟹(已刊)、Q版海龜與海龜牆(已刊)、三十人公廟前嗨鼠(已刊)、合界公園彩繪漁船、西嶼頭前魚躍有餘(已刊)、竹灣入口處土豆人(已刊)、後寮石鮔與哈密瓜、車船處行政大樓內(已刊)、菜園犀山公園、尖嶼燈塔長髮公主(已刊)、澎湖休憩園區童樂園、澎湖休憩園區白鷺塘、青螺三層肉石、中屯社區碩大絲瓜(已刊)‧‧‧‧「文學的澎湖」以此,將次第報導,釋文部分則取自報章報導,特此說明。
後寮石鮔與哈密瓜
後寮村是澎湖有名的瓜果盛產區,目前以嘉寶瓜、香瓜、絲瓜及楊梅為主,種植的瓜果品質具有相當高的評價,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製作的「巨型哈密瓜」公共藝術,就設在縣道大馬路旁,為後寮增加觀光景點。
另外,澎湖著名的傳統宴客菜餚「石鮔滷排骨」,是每一個澎湖出外的孩子,最懷念的一道菜。而白沙鄉最著名的石鮔產地,就位於後寮、通梁以北之珊瑚礁淺坪,這邊所生產的石鮔大小適中,更講究以傳統方法曬製,用來燉煮湯頭氣味濃郁,為各地廚師所青睞,單位售價亦冠於全台。
後寮社區發展協會製作的「石鮔章魚」地景裝置藝術,就放置於緊鄰二○三縣道的後寮公園,讓外來遊客看到社區的標誌,以社區特色表示歡迎,吸引觀光客拍照打卡,營造觀光新景點之意,藉以打響後寮知名度。(二○二○年三月六日 自由時報劉禹慶)
哈密瓜
來澎恣嘗海鮮,何不試嘗水果,以去魚腥。而俗稱「香瓜」之哈密瓜,為夏季極佳之解渴水果。本縣有大規模栽植,中屯、後寮尤著。
澎湖哈密瓜,渾圓若球,其表滿布色白裂隙之網狀網紋,而觸之粗糙,不若本省所產光滑,皮厚護其果肉,肉淺粉紅,香甜多汁,食之若綿,風味獨特,本省之產,瞠乎其後。其味所以獨特,蓋澎島土地沙質輕鬆,兼以土地貧瘠,瓜之成長緩而長,需水,細紋因之成焉,其皮故厚,甜份乃佳。春末夏初盛產,遊人大啖,行情看俏。
哈密瓜之傳入澎湖,有言台灣改隸之後,日人帶來之美國種;有言何應欽將軍自黎巴嫩帶回試種者;或言來自新疆哈密者。
補記:
瓜之稱「哈密瓜」者,或曰:新疆進貢甜瓜,前清‧乾隆皇帝食之,慨歎而問曰:「此瓜何耶?出自何處?」大臣皆不知所以,只知乃新疆哈密郡王所貢者也,信口則曰:「此乃哈密瓜也!」自是,哈密瓜赫然成名,亦引發哈密人與吐魯番人各自爭論哈密瓜故鄉之一樁公案。
據載:當時哈密郡王貢品,取自吐魯番也。早於七百餘年前,道教全真派領袖「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之邀,一路行至吐魯番,回紇王款與甘瓜,「甘瓜如枕許,其香味蓋中國未有也。」一千五百餘年前即已種植之吐魯番瓜,其甘甜,自是甜至內地中國人心。
史書記載:「哈密瓜長徑尺,行如橄欖兩端銳。」「色黃如緞,味甘如蜜」據稱以作瓜脯,其甜度之高,居我國北方蜜餞甘果之首。
觀書中所記哈密瓜之狀,看本縣所產渾圓,大異其趣矣!或氣候、或土壤,孰令致之?不得而知!然其甜度,是「哈密瓜」也。
△後寮社區發展協會製作的「石鮔章魚」地景裝置藝術,就放置於緊鄰二○三縣道的後寮公園(陳鼎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