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群島擁有鬼斧神工的玄武岩之美,更位處東亞候鳥遷移必經路線的中繼站;每年移棲季節來臨,各種候鳥過境,澎湖除了海裡的黑潮帶來大量肥美海鮮,天上更有過境繁殖的候鳥,也讓賞鷗成了澎湖的1項熱門行程。
澎湖海洋保育志工陳盡川表示,將軍嶼南邊我們稱後帝仔,原本都是鳳頭燕鷗及少數白眉燕鷗傳統棲息地,但這二年經過鳥類的一個團體巡查,以前2、3千隻就不得了,但今年爆增到9千隻,增加了3倍的數量,也發現其他島嶼本來該有的量少了,鳳頭燕鷗整個遷移到後帝仔,因為人類的餵食,經年累月餵食,每年要來澎湖時,會選最近的島嶼做為優先考量,現在移居到後帝仔島嶼。
陳盡川說,北海也有此傾向,本來都在雞善嶼跟錠鉤嶼,但這兩年也有趨勢,鳥移到澎澎灘去,因為人為干擾少,畫為保育區。
陳盡川指出,人為的干擾或餵食,都會影響鳥類棲息地的改變,但這不至於影響到澎湖整個鳥量,因為鳥既然到澎湖了,只不過選擇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第三志願的棲息地,整體數量是食物的取決,如果食物過多,成長就更多。
陳盡川表示,燕鷗是中華民國的一個保育物種,列為第二類保護動物,法規為不能採捕、餵食、干擾、不能販賣,等於全面禁止。法規存在數十年都沒有執行。中央不敢執行,委託地方全權執法,但是地方也有自己考量;有法不敢執、也不敢執,有如鴕鳥心態。
陳盡川說,「保育鳥類」法定了是給國際看,台灣的心態非常遭殃,表示我們中華民國非常注重自然保育議題,實際上掛羊頭賣狗肉,沒有作為,任由民間自由發揮。敢做的大膽做,但對守法的確是雙倍的傷害。
對於有業者在海上餵食燕鷗,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副局長王永利表示,餵食後是否會造成習性的改變,雖然相關法令沒有規範,目前朝向研究調查案部份,請大家提供意見,做後續規範定訂參考依據。
陳盡川呼籲中央政府,要嘛! 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到底,要嘛! 修改保護政策,採共存共榮策略,讓餵食合法化,成就光明正大的觀光主軸活動,創造經濟效應。
△遊客乘船海上賞鳥熱門行程。(陳盡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