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民國51年澎湖水源遭受到前所未有大破壞」為例,早前澎湖溝渠、淺水井、瓠靴窟(畚箕窟)等處處可見清澈水源,但自從51年開挖深水井後,短短沒多久時間,導致澎湖溝渠乾枯、水位嚴重下降至200多公尺以下,水文遭破壞殆盡,民眾取水都有困難,甚至沿岸井水遭到海水入侵,逐漸鹽化而無法再使用。
呂光宇指出,地下水補給靠地面水挹注,恢復相當緩慢,但要抽取卻破壞得很快;他認為,澎湖經過數十年限制,地下水源勢必會有補充,若縣府要爭取開放水井,他不會反對,但也提醒一定要經過審慎評估才行。
他強調,「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農業發展取水,農夫要照顧,大環境也必須兼顧考量,惟有審慎評估水源使用,才能避免重蹈過往慘痛經驗。
呂光宇小學堂-水井與瓠靴窟差異
傳統上用小水桶綁繩子汲水的叫作「井」,而由農人挑大水桶,循階梯而下,擔水而上者叫「窟」。
過往農人把「窟」,稱作是瓠靴窟,「瓠」指葫瓜、「靴」是水瓢;早前農人水瓢,有人使用成熟轉黃、乾枯的圓瓠切乘兩半,取其堅硬外殼用座水瓢,而澎湖蓄水窟,典型模樣極像瓠瓜硬殼做的水瓢,所以農戶稱之為瓠靴窟。
偶爾也有人稱之畚箕窟,兩者所指稱為相同的「窟」,但後來文字書寫上疏於使用「窟」字,反而習慣使用「井」字,衍生出了畚箕「井」實屬錯誤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