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賴峰偉已指示縣環保局,設計多元處理模式。第一步,就是減少外運焚燒的垃圾量,並減少垃圾臭味,縣府已向中央爭取八千萬元補助。
澎湖垃圾問題,光靠外運焚燒不是辦法,遲早都要自己解決。但設立垃圾焚化廠已被環保署否決,在地焚燒處理,已經不可行。
澎湖的垃圾量,每天約80萬噸,是沒有焚化廠南投的三分之一。南投最後委外處理垃圾分類,打包工程,垃圾減量,減積作業,提升暫存空間,再進廠焚燒,可做為借鏡。
基本上,垃圾減量是澎湖的第一要務。可學習台北購買有標章的垃圾袋,讓民眾自動垃圾減量。垃圾袋可分為製造垃圾最多的旅館業,和一般民眾使用的大小垃圾袋,價格收費要有區隔,這也是垃圾減量的一個好辦法。
當然,垃圾分類是更好的選擇。日本垃圾分類,最多可細分到45種。有定點的集合地點,和個別收集的戶別收集,以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
在台澎地區,垃圾分類還不夠細緻,很多可以回收的垃圾,都被送進焚化廠焚燒。更令人痛恨的是,民眾辛辛苦苦分類,運送人員卻全部丟進垃圾車,造成環保人員比民眾更不環保的現象。
垃圾減量加上垃圾分類,似可達到一定程度,最後必須送進焚化爐焚燒的量。
澎湖沒有焚化廠,垃圾問題更應該受到重視。點石成金的垃圾細分,值得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