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微粒塑膠危害人體 源頭減塑刻不容緩

【記者李三祿報導】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資料顯示,現代人類隨著科技進步,在享受各種物質生活的情況下,塑膠被人類大量生產、使用與拋棄後,已在地球環境中無所不在,目前微型塑膠污染被聯合國視為影響最廣泛深遠的環境議題之一。

微型塑膠(Microplastic),被廣泛稱為「塑膠微粒」,但不僅限於顆粒形式,而是指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mm)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可能來自於化妝品中的柔珠或經塑膠垃圾風化分解而來。環保署表示,目前國際間並無判定微型塑膠確切來源的具體方式,但可合理推斷微型塑膠是由各類人造塑膠物品廢棄進入環境中不斷裂解後產生,微小的塑膠易被生物誤食,常在人類不知情的情況下,經食物鏈進入人體,可能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生殖系統,甚至有致癌之可能性。

面對環境生態的改變,本縣近年來針對減塑議題不餘遺力,自去年開始推動減塑運動,擬定各項推動策略,包含由縣府公家機關開會等全數改用環保餐具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後續與縣內9家外燴業者齊聚簽署環保協定,所減少使用之一次性塑膠餐具,堆疊的高度等於85.9座台北101;舉辦全縣大淨灘,舉辦120場淨灘,動員1萬5,000人次,整理海岸線206公里、清除300噸海漂垃圾,並將海廢保麗龍溶解再製為塑膠原料,並以再生塑膠粒製成鍵盤、滑鼠。今年起更有各項精進措施,包含Rent go環保杯免費租賃服務;飲水地圖「奉茶APP」,裝設15台飲水機,供遊客方便飲水;設置5臺ECOCO智慧回收機,增進回收品質與效能,還可累積綠點折抵消費。

環保局表示,塑膠製品長期之使用,為人類帶來便利性,但在無形中已對生活環境、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現行各項政策推行之目的,主要希望逐步改變人類生活習慣,而不僅僅是末端防堵之手段。最後,仍有賴於全體縣民共同參與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源頭減量,保護澎湖珍貴的海洋生態,期望民眾配合減塑運動,養成資源回收的好習慣,達到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優質低碳生活。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