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澎湖舊八景之 夜靜龍門聽鼓浪,秋高虎井看澄淵

龍門鼓浪

潮水晴天好樂音,奇觀卻在勁風吟;

噴花掀浪沖天地,鼓動衷情振奮心。

<陳國彥>

海岸頻傳有好音,潮來澎湃壯詩吟;

龍門鼓起聲聲妙,不是驚心是動心。

又:

卻道龍門有洞焉,奔騰拍岸浪滔天;

狂風吹拂如鳴鼓,入夜傾聽正好眠。

<陳鼎盛>

虎井沉城

虎井澄淵有史揚,通紅城壁水晶鄉;

幾番探訪疑猶在,留與兒孫道晚涼。

<陳國彥>

沈城自古美名揚,虎井人言有水鄉;

底事紅毛心血建,只今永伴碧波涼。

又:

傳聞虎井有沈城,自古誰人看得明;

海底幽深潮起落,紅牆隱隱水中迎。

<陳鼎盛>

【記者 陳鼎盛報導】舊傳「澎湖古八景」為:奎壁雙輝、天台遠眺、香爐起霧、西嶼落霞、龍門鼓浪、秋高虎井、案山漁火、太武樵歌。

清光緒年間秀才許晉纓有「澎湖八景」詩,詩曰:

奎璧雙輝列宿聯,天台遠眺擬遊仙,香爐起霧凌霄達,西嶼落霞映水妍;

夜靜龍門聽鼓浪,秋高虎井看澄淵,案山漁火如星斗,太武樵歌叶管絃!

「文學的澎湖」,今吟詠澎八景詩之:龍門鼓浪、虎井沉城。

龍門鼓浪

「龍門鼓浪」,澎湖舊八景之一。龍門村之東,有一突角曰:「裡正角」,數為海盜、倭寇棲止之所,昔日日軍侵澎,亦于此登陸。相傳海岸下有洞焉,潮來澎湃,傾聽浪如鼓鳴,因以得名。而今,居民討海為生,船隻進出頻繁,魚市交易熱絡,眼底盡是碧波,海灣開闊,濁浪排擠。駐足其間,懷想當年,沈有容官兵連夜登陸殲寇,聽彼鼓浪,豈非官兵之怒吼耶?至此夜闌人靜,坐觀滿天星斗,傾聽浪濤之聲,聯想傳言、史事,益令人發思古之幽情也。

虎井沉城

欲探虎井沉城,可上溯自隋代。連橫‧台灣通史:「澎湖虎井嶼之東南,有沉城焉。天空浪靜,望之在目,繚垣相錯,周可數十丈‧‧‧或曰隋代之所建也,而文獻無徵,搢紳之士難言也。」澎湖縣志、澎湖廳志皆有沉城記載:隋朝建築城牆,後因地勢變動下沉,因何?何時?未有歷史依據。居民稱:鄭成功自大陸退守,屯兵虎井東山,築牆禦紅毛,後地殼變動,城牆葬入海底。或曰:建于元代者。莫衷一是。

據澎湖縣政府編印之「澎湖」一書云:「‧‧‧虎井澄淵,下有『虎井沉城』,天高氣爽,碧波平靜,俯視之,隱約可見紅磚城址,沉于海底。有潛水取磚者,製成石硯,珍貴異常。傳聞:紅毛酋高文律,于風櫃築砲樓,為俞咨皋砲轟而倒,傾入海而成沉城。又:學者疑為運磚船沉沒于此!」

先是,民國七十二年中華潛水人員于海底見一座石牆。八十五年,日本與國內多位資深潛水人員,乃于虎井東山下海底,勘察傳聞之「虎井沉城」,見兩座石牆,一則南北走向,逾兩百公尺長,高約三公尺;一則東西走向,較矮已斷,兩者十字交叉。夫南北走向者,自東山下延伸逕往海底,此牆于海中極高處,距漲潮海面八‧七公尺,若退潮,庶幾可見牆頂。謝新曦曰:其表爬滿生物,疑係人為切割,應非渾然天成。矧乎海下陸上玄武岩節理各異,若是崩落,焉可如此?而深至海面下卅六公尺仍遍尋不著入口,沉城之謎,依舊是謎。(澎湖之美百題唱和詩文集 頁‧八七、八九)



△(上)夜靜龍門聽鼓浪;(下)秋高虎井看澄淵(陳英俊攝)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