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1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不只防新冠肺炎! 入春後也要小心這4種疾病

【本報訊】春季來臨,忽冷忽熱的氣溫也導致許多疾病容易在這時候發生,民眾除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之外,也要留意像是過敏、水痘、猩紅熱,或是氣喘等呼吸道症狀,留意日夜溫差做好保暖,並遠離過敏原,過一個健康的春天。

春季溫度變化大,此時節支氣管的疾病—氣喘, 就容易被引發,國健署表示,氣喘是指受到過敏原或刺激物刺激後,支氣管產生慢性發炎的情形,依其嚴重的程度可以呈現呼吸困難、喘鳴音、胸悶和咳嗽等症狀,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品質,是民眾重要的健康問題之一。

國健署表示,氣喘的誘發因子分為過敏原及非過敏原,包含氣溫驟變、空氣污染、突然劇烈運動、刺激味道(香水、殺蟲劑、香菸、油煙及油漆)等。有抽菸者要戒菸,無抽菸者則需避免二手菸。

氣溫變化過大時,應注意身體保暖,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口罩、小外套或絲巾(圍巾),避免情緒起伏太大,盡量維持心情平穩。

春天早晚溫差大,氣溫忽高忽低,加上花粉多,鼻子過敏的孩子常會在清晨打噴嚏、鼻塞、流鼻水與鼻子搔癢,睡覺時會打呼或張口呼吸,或因鼻水倒流到喉嚨,因而頻頻清喉嚨和咳嗽。

要預防過敏性鼻炎,應避免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家塵、蟎、花粉、蟑螂、黴菌等,以減緩症狀的發生,戴口罩及少喝冷飲,亦可預防過敏。

病童會突然發燒、咽部疼痛是主要症狀。疼痛可以非常輕微,也可以非常嚴重,尤其在吞嚥時更為明顯;其他症狀包括頭痛、腹痛、噁心嘔吐、頸部淋巴結腫痛,在發燒的同時,身體會出現紅色的丘疹,主要位於軀幹、頸部、四肢、及身體皺摺處。

另外在腋窩、肘窩、膝窩及腹股溝等處常會出現較紅的線條,口腔周圍則不會出現疹子。這些疹子摸起來有如粗砂紙一般,另外因為細菌會釋放外毒素,使皮膚通紅有如被太陽曬傷一樣。

疾管署表示,水痘好發於冬季及早春,可經由皮膚接觸直接接觸、空氣或飛沫、或接觸患者的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傳染。感染初期會有輕微發燒、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等類似感冒症狀,之後開始出現紅疹,並發展成全身性皮疹,隨後轉變為水疱,最後結痂,通常2至4週內可痊癒。出疹前5天(通常為前1至2天)到第一批水疱出現後5天都有傳染力,完全結痂後才不具傳染性。

國健署提醒民眾,切勿輕忽清晨與夜晚低溫,春季氣溫變化大,尤其心血管疾病患者與長者,於清晨與夜晚務必做好保暖措施(戴口罩、圍巾、帽子、手套),避免低溫及溫差過大引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

國健署表示,當氣溫降低時或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對於有三高的病患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會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除了慢性病患者要注意外,早起運動的長者,不要急著太早出門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亦可改在室內運動,另外,提醒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做好血壓監測。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