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過往最高達120起恙蟲病,近年在衛生局下鄉衛教宣導、強化醫師臨床經驗等多管道防範措施,病例逐年遞減,至去年僅30例,不過今年下雨較多導致雜草叢生,從年初迄今通報115起恙蟲病,經確診68起病例,較往年略升,其中以湖西29起最多,其次是馬公27起、西嶼6起,其餘白沙、七美、望安各2起,經衛生局釐清大部分案例都是曾於菜園耕作或有接觸草叢等恙蟲喜愛生長環境,間接被叮咬而感染恙蟲病,衛生局特別製作「恙蟲旗幟」作為警示,提醒鄉親注意恙蟲防範。
據了解,恙蟲一般是停留於草叢中的恙蟎會俟機附著到經過的鼠類等動物或人類身上叮咬,每年4月起進入高峰期,主要是清明節掃墓除草、夏日踏青等因素,導致民眾容易被叮咬。
而恙蟲病的潛伏期6至21天,臨床症狀是突然且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主要特徵是檢視恙蟎叮咬處會出現無痛性的焦痂,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有時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60%,但經治療後死亡率小於5%。
由於恙蟲病相較其他疾病僅是零星個案,衛福部對於恙蟲防治,並不如登革熱等傳染病有編列專門防治預算,也讓澎湖縣政府衛生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能從基礎宣導做起,難以有更多經費來從事防範工作。
疾病管制科長呂宏志表示,為了防範恙蟲病,衛生局每年三月都會跨局處邀請農漁、環保等相關局處合作,協商制定年度措施,如剷除雜草、滅鼠等工作,藉以降低鄉親暴露於恙蟲的感染機會。此外,衛生局針對醫師教育訓練,加強臨床診斷經驗,在第一時間正確治療,保障鄉親健康,同時也會進行各村里巡迴衛教宣導、防治溝通座談,提升民眾對恙蟲病認知,日積月累學習,也讓民眾逐漸懂得如何防範恙蟲。
呂科長指出,澎湖醫生常年參與教育訓練,對於恙蟲病而言,不論臨床診斷上都比台灣醫師還準確、更具經驗,台灣醫師因病例少,反而對這類疾病較為陌生。
而今年發病個案以馬公、湖西地區偏多,呂宏志懷疑可能與老鼠活動、種植農產有關,馬公湖西有很多退休人士都有一片開心農場,雜草叢生處、或是廢耕地,都是恙蟲容易孳生的環境,在個案深入了解時,多數人也都有耕種或接觸草叢經驗。
衛生局長蕭靜蓉提醒民眾,從事戶外活動需進出或接觸草叢環境,應落實自我保護措施,避免感染恙蟲病。如有出現疑似恙蟲病的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或有無出入草叢等暴露史,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之參考。
△衛生局針對社區恙蟲感染地附近,插立旗幟向家戶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