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惠惠報導】香港環團綠惜地球 (The Green Earth)發起「短命膠運動 -- 廢PET飲料容器(寶特瓶)品牌調查」,在台港兩地共進行了16場淨灘行動,收集超過5200個廢棄寶特瓶。在能識別品牌的四千多個瓶子中,簡體字品牌有66%。兩地環團共同呼籲,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海洋塑膠垃圾製造國,有責任敦親睦鄰大力減塑,同時要求飲料生產商訂定減塑。
在這次兩地的調查行動中,台灣的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海洋公民基金會、環境資訊協會、愛海的旅行–翁珍聖積極參與。初步調查結果發現,海洋垃圾無疆界,兩地發現的簡體字寶特瓶比例,不容忽視,其中澎湖比例最高,全島四個監測站收集到近2600個能識別品牌的寶特瓶,當中86%為簡體字,繁體字只有11%。至於香港的10場調查,簡體字飲品比例接近四成。
海洋公民基金會淨灘淨海專員巫佳容表示,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The Most Beautiful Bays in the World, MBBW)2018年會正在澎湖辦理,但澎湖的海灣面臨嚴重的海廢問題。由於季風及洋流的關係,每年冬天東北季風都會吹來大量的海廢,累積在面北的海灘上,這些海廢多是寶特瓶及漁具漁網,基金會去年(2017)曾進行的寶特瓶國籍調查,發現簡體字品牌達76%(國碼為690-695),而這些海廢嚴重影響澎湖的海岸環境。
巫佳容指出,期待透過這次合作,推動製造商善盡企業生產者責任,共同守護我們的海洋。
△澎湖中屯的寶特瓶。
△寶特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