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一句低碳島口號,政府將澎湖列為低碳島示範區,積極佈局建立風力發電機組。希望將再生能源透過海底電纜,提供台灣本島使用。
葉片式的風力發電,由最早後寮、七美到中屯發電機組,除了空氣中重度鹽分侵蝕之外,來自各地民間抗爭阻止,更是最大阻力。
剛開始,澎湖設立風力發電機組,大家覺得非常新奇,還讚揚可以藉此發展觀光,吸引台灣遊客前來參觀拍照留念。
當時,葉片式風力發電機組,在台灣西部海邊,如苗栗新竹、一帶,也都看得到。澎湖希望藉此吸引觀光客的自我陶醉式想法,成為一相情願的想像。
風力發電機組經年累月不停地旋轉,龐大的噪音日以繼夜傳遍鄉里。使得鄉親難以忍受魔音穿腦的精神折磨,紛紛提出抗議。
澎湖的風力發電機組,發電量少得可憐,只占澎湖發電量的五、六趴,極其微不足道。別說所發出來的總電量,企圖支援台灣本島,甚至連供應澎湖地區的電量,也九牛一毛。
所謂低碳島,套用美國總統川普的說法,根本是欺人的口號。嚴格來說,這句話不見得完全正確,但也不完全錯。
澎湖到現在仍然沒有完全使用電動汽、機車,幾乎全是燃油車,大量排放一氧化碳。大批船舶仍然使用傳統排放黑煙的柴油,證明低碳島確實是動人的欺世盜名口號。
風力發電機組拆走之後,證明了巨大的葉片式發電機組,今後無法再立足於菊島。鄉親不用再繼續忍受擾人的噪音,這未嘗不是美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