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縣長陳光復和交通部長陳世凱,出面要求立榮和華信兩家航空公司,將往返台澎的班機,每班都保留三個機位,以備鄉親奔喪和看病之用。
首先,奔喪的鄉親非常有限,更不是相當急迫,叫航空公司班班保留機位,不太合實際。
至於看病,看的是什麼病?爭議很大。一般感冒也是生病,大手術也是病。每個人如何證明有迫切需要取得優先機位,勢必糾紛迭起。
機位不足問題,關鍵全在於航空公司以追求營利為唯一目的,而不是為了滿足鄉親搭機需求而著想。也因此,超高的載客率,才是利潤的保障。
為了超高的載客率,業者算得精準無比,候補人數愈多,載客率就愈高,賺錢也愈多。
通常,大數據會顯示,整年航空市場的各項統計數據。加上兩家業者聯合壟斷,或獨家經營,業者所提供的機位,必然壓縮到最極限,讓利潤達到高最高要求。
為了鄉親搭機方便,什麼自行成立航空公司、編列四千多萬預算包機、班班保留三個機位,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解決機位不足問題,很簡單,就從供需面著手。由交通部硬性規定,兩家業者每年必須提供多少機位,投入台澎航線市場。如果提供不足,應該如何罰款?
然而,事實上也不太可行。主要是交通部不敢得罪財團,其次唯恐兩家業者聯合抵制,宣布退出市場,到時候鄉親將無機可搭。
機位一位難求,是澎湖人永遠難解的宿命。或許只能對業者動之以情,要求多提供機位,同時合法給予金錢補貼,這樣多少才能紓解一位難求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