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動結合臺灣承諾公益協會、臺南市將軍國小、保七總隊第七大隊南方四島小隊、海巡署東吉安檢所、在地志工及海管處同仁等68人,於東吉嶼展開「向海致敬」秋季淨灘活動。此次共清出345公斤海漂垃圾,展現跨機關合作保育成果。
由於樺加沙颱風後,部分海漂垃圾卡在東吉嶼陡峭的玄武岩峭壁中,傳統人工難以觸及。此次特別由經訓練有素的特戰志工小組實施垂降作業,吊掛裝備、攀繩而下,深入險峻岩壁進行垃圾清除。志工們回報,部分岩縫中夾雜塑膠袋、廢漁線、保麗龍塊與玻璃瓶,這些在海中漂流不知幾年之久的廢棄物,不但破壞景觀,更威脅著下方潛藏的海洋生物棲息地。高空作業之艱鉅,每一次下降、每一袋垃圾的回收,都象徵人類對大自然懺悔與守護的決心。
在烈日曝曬下,將軍國小的學童與老師們不畏酷熱,深入東吉嶼沙灘與礁石間,手持垃圾袋與夾子,一一撿拾被海浪沖上岸的垃圾。這場活動不只是體力的鍛鍊,更是生命教育的起點。在撿拾過程中,師長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垃圾從哪裡來?又會去哪裡?」孩子們逐漸理解:垃圾不會憑空消失,唯有從源頭做起,才能真正減輕地球負擔。
據海管處統計,此次清理垃圾總量305公斤,垃圾成分分析如下:非回收垃圾(漁網、浮球、保麗龍等):72%,可回收垃圾(寶特瓶、鋁罐、玻璃瓶等):28%,其中以寶特瓶最多(約18 %),可辨識來源:中國地區佔 54%,台灣佔25 %,越南16%。
這些垃圾若未清除,將被潮水重新捲回海中,成為海龜、鯨魚、海鳥等生物的「致命陷阱」。本次活動中,志工們還撿拾到大量來自浙江的塑膠浮球,這些原本被漁民遺棄的海上器具,在清洗與創意巧手下,化身為繽紛可愛的「英式賽車」藝術品。
海管處強調,這場為期三日的海洋淨灘行動,從災後的荒蕪中出發,經歷高風險的垂降作業、酷暑下的沙灘清理,到藝術創作與環境教育,每一個參與者都深刻體會到—保護海洋不是口號,而是一場從雙手與腳步開始的實踐;守護海洋不僅是清理垃圾,更是尊重自然、關懷人群的行動。未來將持續推動類似活動,從生活細節出發,強化在地連結,讓愛與關懷在每一座島嶼間流動,共築永續美麗的藍色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