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以小門嶼為教學場域,設計學習手冊激發學生對地球科學的興趣。本次教案手冊由講師–江昭蓉設計,內容豐富有趣,諸如澎湖玄武岩的誕生、為什麼會有鐵質石英砂?以及「殼灰岩」的形成原因…等等。本計畫由地質學知識作為切入點,串聯本縣池東國小教學資源,運用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與澎湖化石館豐富的展示內容,透過近距離觀察岩石與化石標本,來認識澎湖多樣的地質景觀,並由講師介紹與講解小門嶼曾經在遠古時代被海淹沒的地質歷史,增進池東國小師生歷史人文與地質科學知能。
此次教案不僅以小門嶼為起點,更以「全縣地質景觀」為發展目標,未來將逐步推廣至其他國小,結合各地不同的地質特色,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域中學習與探索,進而建構完整的澎湖地質學習網絡。
文化局長陳鈺雲表示,希冀透過教案的推動,讓澎湖的孩子自小建立對自然地景的理解與情感,並善加運用博物館的學習功能。同時,也期待這套課程成為連結學校、社區與博物館的重要媒介,讓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成為澎湖學資源串聯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