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竹林表示,澎湖縣政府今年委託台南大學辦理教育公費生甄選公費生時,沒有注意到保障2、3級離島學子的權益,導致有台南人及馬公的學生,把戶籍遷到七美後報考並獲選,這不是「內神通外鬼」什麼才是?
葉竹林說,蘇育德議員在簡章公告前就已提醒加註戶籍年限限制,但澎湖縣教育處仍失職,坐視離島學子權益受損。
對此,教育處長林長安表示,有關外界關注「二、三級離島公費生培育」一事,
一、縣長高度重視離島教育權益,已責成教育處立即檢討並妥善處理,確保未來招生公平合理。
二、經與教育部及國立台南大學協商,本縣採行「乙類公費生培育模式」,即由離島學生先進入台南大學就讀,再經甄試成為公費生,以確保離島子弟受惠。
三、本次甄選因設籍條件訂定疏漏,係教育處承辦業務異動及科長工作繁重所致,導致與原先期待不符。為示負責,業務主管已自請申誡一次。
四、政風處已完成調查,本次甄選並無實際二、三級離島學生報名,未造成在地學子權益受損。錄取者自始即設籍澎湖,並非所謂「外地設籍生」,實際並無排除離島學生情形。
五、需再次澄清,師資培育屬教育部權責,地方政府僅為合作角色,招生亦為師資培育大學職責,縣府無權訂定自治法規或撤銷大學錄取。
六、未來,本縣將持續與教育部及台南大學密切合作,精進相關規範,避免類似疏漏,並確保離島子弟培育計畫能持續推動,守護教育公平。
葉竹林提出3大「亡羊補牢」對策:自治條例修法:明訂報考資格需連續設籍3年以上,並檢附在地學籍佐證;跨局處審查機制:教育處、民政處與議會共同把關,杜絕假遷戶口;立即補救措施:澎湖縣政府應與台南大學及教育部協調,追回受影響名額,保障真正的離島子弟權益。
▲前馬公市長葉竹林,18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澎縣府二、三級離島教育公費生甄選。(莊惠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