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風波起因是,縣府人事處為響應行政院,辦理員工子女托育服務實施方案,所推動的員工福利專案。照理說,現府員工子女才有資格拿到水壺。
馬公市公所只是根據這項公文進行公告,卻被誤認是搞階級分化,製造社會對立。但市公所根本不是馬公市立幼兒園主辦單位,結果無故背了黑鍋。
為了平息糾紛,已經統一規劃,將水壺發送給市立幼兒園三部班,包括園本部、東衛分班、澎南分班。
隨後,市公所同時宣布,這不僅是實物的分享,更是教育平等的象徵。原本是縣府人事處照顧員工的措施,最後卻淪為馬公市買單。
坦白說,塑膠水壺值不了多少錢,問題是家長怎會了解,市幼發放水壺僅限於縣府員工子女。有的小朋友有拿到,有的小朋友沒拿到,當然是不公平。
縣府似乎有點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沒有間接列冊通知家長領取,而是直接對市幼有資格的孩童發放,難免會引起誤會與不滿。
澎湖的生活圈就這麼小,家長知道這件事後,當然會引生不滿,認為市公所大小眼。
不過,幸好市長黃健忠願意收拾殘局,強調每個家庭的付出,都應該值得尊重,孩子都應該在相同的環境中,獲得快樂成長。
水壺風波最終在市長黃健忠發揮智慧,發放每位小朋友水壺後落幕。可說是,背黑鍋背得漂亮,間接當了一次好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