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章魚生命週期短(1年生)、繁殖率低,清明節(4月5日)前後7日(3月29日至4月12日)為交配及產卵的高峰期,4月中旬以後,母章魚已躲藏或移棲較深水域待產,此時潮間帶有較高比率出現雄章魚,才是最佳採捕時機。
由於以往澎湖特有種章魚沒發現過卵,僅水試所澎湖漁業研究中心曾在整理箱網,發現4粒章魚卵,但孵化沒多久就宣告死亡。
李孟芳現已能孵化出章魚卵,卵長徑約16mm,經解剖卵巢就只有約100顆,但一般小卵型會孕育數千顆卵,而小卵型孵化在海面上,以蜉游生物為食物,大卵型則孵化就底棲,可以直接捕食。
澎湖章魚數量急速銳減,李孟芳認為因素相當多,除了天氣劇變因素外,還有潮間帶遭到破壞、砂砱覆蓋等問題,還是需要人工復育才能永續資源。
▲澎湖特有種小章魚孵化成功。(李孟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