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不動、缺乏運動已成為許多人的日常。為什麼人體的肌力這麼重要?肌肉不只是讓我們動起來的關鍵,更是支撐骨骼與關節穩定的重要力量。當肌肉強壯時,可以分擔關節的壓力,減少磨損與受傷風險。例如:常因大腿肌肉無力而惡化,出現的膝關節疼痛。或是核心肌群不足導致脊椎受壓,產生的下背痛症狀。隨著年紀漸增,銀髮族可能因肌力不足,平衡差,增加跌倒風險,衍生跌倒骨折。
而骨骼健康靠什麼維持?骨骼需要不斷受到適當的刺激才能保持密度。重量負荷型運動,像是快走、爬樓梯、跳舞或負重訓練,可以刺激骨細胞活性,減少骨質流失,尤其對預防骨質疏鬆症特別有效。
建議的運動方式有哪些?以下是維持肌力與骨骼健康的幾種運動建議:1.阻力訓練(重量訓練),可使用啞鈴、彈力帶、自體重量(如深蹲、伏地挺身)等。2.負重有氧運動如健走、慢跑、登山、跳繩等,每週累積150分鐘,來增加骨質密度並維持心肺功能。3.柔軟與平衡訓練,如瑜伽、太極、伸展操,預防跌倒,維持關節靈活度。運動前後記得做好暖身與緩和運動,以降低受傷風險。
彭有利醫師表示,維持肌力與骨骼關節健康,絕非一朝一夕,但只要從今天開始,每週安排規律運動,你將為自己的行動自由與生活品質打下堅實基礎,記住,動得越多,活得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