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市長葉竹林知聞澎湖聖帝宮14位薪傳小法在一新社廟前出館,一大早就抵一新社聖真寶殿前,與民眾寒暄致意。葉前市長對於地方傳統文化之傳承,深耕其意念卓深!期待未來傳承澎湖小法、文鸞正罡之氣,未來得以實踐!
澎湖聖帝宮小法團,原有8位;因分居各里,如住湖西鄉湖西村、文澳祖師廟後方、風櫃里、馬公市區等等,因此擇定於一新社聖真寶殿內,立祖師爺呂山(閭山)祖師牌位,訂每周三晚上在一新社內操練小法步罡、指法、開鞭、唱咒等科儀,招募14位新小法!
據法師長說明,訓練這批小法是「文界」,即不以『破額』方式操練,跟北甲北辰宮「武界」破額流灘血漬作法不同!
因此,在聖帝壽誕當日除了出館14為小法之外,上有師伯、師叔等8位,共22位小法及一新社傳統鑼鼓10位師兄姊,聖帝宮信徒眷屬等合計60餘位參與本項盛事!創下一新社原為文鸞聖地,又倡達風櫃武壇訓練的搖籃,增添一片聖意,代表傳承不易,而殷切期盼傳統文化之再生。
『澎湖聖帝宮』,據主事者母親告知其淵源:「聖帝迎請乃是主事者父親,為祈求家裡大小平安,在湖西天后宮內稟告擲筊,由聖帝允杯彫奉,至今為第二代!可惜迎請的丈夫及兒子,在20年前、10年前分別離開身邊,內心點滴辛酸是十分苦楚!又前年腰骨受傷,幾乎無法起身,交代二兒子要起宮,再彫一尊觀音佛祖,所以才有這次訓練小法的科儀!本以為聖帝坐鎮是湖西天后宮內文衡聖帝,但是擲筊無杯!經向西嶼鄉大義宮稟明:由小兒子成為聖帝義子,卻一連蓋杯,直述是擔任兒子,而非『契子』!所以坐鎮聖帝宮聖帝,是竹灣大義宮『文衡聖帝』!」
創下澎湖信仰史上的紀錄!「湖西天后宮文衡聖帝」雕奉金身,坐鎮卻是『西嶼鄉大義宮文衡聖帝』!小法團科儀式風櫃法師長傳練「呂山法」,卻在文鸞聖地一新社『小法出館』!
▲眾營聽號令。(楊石明攝)
▲一字長蛇陣操營。(楊石明攝)
▲一字長蛇陣操營。(楊石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