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續表示,湖西嫌惡設施已經很多,他不理解為何縣府又把「澎湖縣生物性碳酸鈣循環中心」設在北寮,地方村民不同意,他身為湖西民意代表,也力挺北寮村,希望縣長不要再提北寮興建一事。
蔡清續說,北寮村是澎湖熱門景點,觀光旺季遊客眾多,交通已經打結,如果再設工廠,未來每日大卡車進出,將讓道路更壅塞,也造成當地村民危險。
他表示,縣府做的任何一項措施,都堪稱百年大計,就像如今油庫、電廠,居民一在抗議,但有可能遷移嗎。他也不認為縣府規劃「循環中心」是壞處,甚至肯定陳縣長有理念要解決澎湖蚵殼堆積、再生利用,也解決砂砱問題,但希望能夠找一處寬廣的腹地,盡可能不影響觀光、百姓生活的地點。
陳光復表示,澎湖蚵殼每年約2000噸不到,他任內也積極清運,台灣目前也已有工廠能加工再造,澎湖面對更嚴峻問題是砂鈴問題,每年清港疏濬超過100萬噸,縣府研議希望將廢棄物變為黃金,打造再生利用循環經濟。
陳光復認為,「生物性碳酸鈣循環中心」未來可能成為村力經濟發展契機,他支持設置地點要尊重民意,舉辦說帖就是要向鄉親來說明,如果地點不適合要遷移,他也同意議員尊重民意的觀點,要做到鄉親滿意、無汙染是縣府目標,若北寮村民不支持,他允諾會找尋其他地點,目前亦有其他村落民眾向他表達支持看法。
農漁局長表示,「循環中心」計畫未來將與地方創生結合,農漁局推動也不希望成為鄰避設施,而是活化地方經濟產業為目標,現階段碳酸鈣經過研究可以製作很多附加產品,台灣也有成功案例,未來都是室內作業,沒有汙染、也不會有粉塵跑到室外,若未來推動有必要,他也可以帶領鄉親到台灣實地走訪。
陳局長表示,農漁局推動這項計畫,用意是將材料再利用,打造成一條龍產業,讓未來海洋復育時,這些清出來的砂砱不用再找腹地囤積,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局長強調,民眾不理解部分,大家可以坐下來溝通,農漁局會徵求社區同意後,才進駐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