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宋昀芝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這座具有文化、歷史與宗教意涵的空間,此次透過台灣觀心樂群協會特別舉辦「弦韻秀才館.烏克麗麗在瓦硐」活動,藉由音樂與歷史的結合,讓孩童在學習樂器的過程中,更進一步了解當地歷史背景,提升藝術素養並深化對地方文化的認同。
當天文化局長陳鈺雲特地到場鼓勵這群孩子,希望能夠給予紀念性建築更大的價值與支持。
此外,這段期間也獲得許凌雲後代許雅琴女士的大力配合,成功為這座承載歷史記憶的建築留下珍貴印記。
許凌雲(1862-1944),名漢厚,字卓夫,清光緒年間考取秀才,為地方望族,長年致力於教育。他返鄉後設立書房授課,培育地方人才,對瓦硐的文教發展影響深遠。秀才館不僅是他的故居,更是當地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見證。這次活動的舉辦,也讓這座建築在音樂與文化的交融下,煥發新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許凌雲的後代經營知名的雅歌樂器,特別促成音樂教學交流,讓傳統文化與音樂藝術在秀才館內相輝映。
宋昀芝期盼,透過此次活動讓偏鄉的孩童有更多接觸音樂機會,在地24位孩童與遠從高雄來的8名學童進行烏克麗麗的交流活動,整場活動熱鬧非凡,更希望藉由首次的活動來吸引更多民眾走進秀才館,認識這座富含歷史意義的建築,進一步關注並支持地方文化的保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