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1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許家真靈殿重建落成3週年信眾參與三村合鎮大典(內有影片)

【記者楊石明報導】許家真靈殿重建落成三週年,於22-23日由中西村中寮代天宮、鼎灣村開帝殿、永安宮、許家村真靈殿、港元寺等三村民丁信女450餘人,出動17頂轎班共同參與此次盛典!

17頂大轎包括中寮代天宮中壇元帥、狩王爺、朱府王爺、伍府王爺、薛府王爺、鼎灣開帝殿中壇元帥、永安宮真武三帝、永安宮真武大帝、開帝殿觀音佛祖、開天仙帝、真靈殿中壇元帥、港元寺金府千歲、文衡聖帝、觀音佛祖、三官大帝、註生娘娘、真靈殿玄天上帝、許府真君。

真靈殿溯自乾隆己亥年(乾隆44年,1779)孟冬奉祀開基先祖(則係原福德正神),其時廟貌狹小。迢至光緒9年(則民前29年,1883)陽月再由鄉民耆老許建發捐資增建前落光緒16年(1890)孟秋之月,旋由鄉民耆老許自溪赴湄州普濟真顯宮,因該宮內祀許府真君,與該村同一宗姓,合民眾之意,取爐丹塑像許府真君為主神;而今香火鼎盛故命名為「真靈殿」。其旁通醫理行仁錫福,拯救民命,遍利群生,嗣復雕祀玄天上帝暨文衡聖帝,從茲威靈赫赫深受鄉民共仰。

鼎灣聚落:最早出現於康熙28年(1685年)出版的《臺灣府志》中,被載作「鼎圓仔」,嗣後其他方志亦有「鼎灣仔」或「鼎灣」的紀錄。

乾隆36年(1771年)付梓的《澎湖紀略》中,稱作鼎灣的聚落一共有三個,「鼎灣頭社」、「上鼎灣社」、「下鼎灣社」。

道光12年(1832年)蔣鏞《澎湖續編》,「鼎灣頭社」已改稱「中寮社」。

直到同治元年(1862年)《澎湖廳輿圖纂要》一書,「上鼎灣社」被改作「西寮社」。

「 下鼎灣社」沿稱作「鼎灣社」,「鼎灣」之名才正式固定下來。

這就是中西村、鼎灣村、許家村三村合境的原由!

前馬公市市長葉竹林說:「參加祈安繞境活動,與宮廟伙伴們一起扛轎,為鄉親祈福,祝福大家平安順利、諸事圓滿,希望澎湖經濟興盛繁榮,祈願國家安定進步發展,朋友說一路扛轎很辛苦,但我是陸戰隊出身,不怕吃苦,神轎雖重,但那是莊重,更是一份責任感,我會繼續堅定走下去,keep walking!」

真靈殿玄天上帝入中寮代天宮,於參香大典後,再三向各宮廟董執事、鄉老等善男信女說謝:「千言萬語,地方安樂和善,共同努力攜手合作,完成敝殿重建落成三週年合境巡鎮,諸位用心付出,銘感五內,再三向諸位感謝!」












▲葉竹林與轎班共同展現力與美。(楊石明)

▲真武大帝指示馬草插香安鎮。(楊石明)

▲真武大帝破額除穢。(楊石明)

▲傳統八音接待賓客。(楊石明)

▲真武大帝站轎入廟。(楊石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