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凌晨6時的準備、7時的插旗、8時請中壇元帥、關聖帝君到廟前座鎮。08:30重型吊車,由趙文書先生及2位師傅搭乘吊車上廟頂,完成『合脊』儀式。
廟方主任委員許天旗、甲頭鄉老、小法團及董執事們,準備400斤麻糬、400斤炸棗、200斤餅乾糖菓,1000斤的擲吉物品,由西嶼鄉鄉長李添進、代表會主席蔡建習、議員許月里、代表蔡益利、代表鍾玉倫、小門村長章娥、外垵村長許玉雪等貴冑與村民同歡。讓鄉親們、漁工外勞、合橫國小師生等300人,以箱子、桶子、籃子、塑膠袋佈下天羅地網,大顯身手。但是小朋友的靈活鑽洞,真是讓老耄難以抵抗,而期待的時刻,小村落的溫馨與喜悅,就在盡情享受擲吉的樂趣中。
小門震義宮,相傳清嘉慶年間,西嶼竹篙灣地區有一老者,於海濱拾獲溫主公的神像,便帶回自家奉祀,爾後轉為居民共同祭祀的神明,其祭祀圈涵蓋今竹灣村、小門村、橫礁村與合界村。
當興建地方公廟之時,亦結合四村之力興建,該公廟即今「竹灣大義宮」之前身,時稱「納宮」或「四合宮」。
今震義宮廟貌為民國67年(1978)年破土,民國73年(1984)完工。民國112年(2023)8月2日重建,民國113年(2024)11月2日落成入火。
由於小門村與竹灣村(竹篙灣)系出同源,居民多是在明、清之際從泉州同安縣金門遷徙而來,直至日據時期結束,小門村的行政區域皆在竹灣村內,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因村落調整而另定小門村。
故小門村民早期係隨同竹篙灣地區信仰,一同祭祀溫府王爺。後來小門村日益發展、人口漸眾,小門村因孤懸海外,居民有感往復竹篙灣公廟殊為不便,適逢咸豐7年(1875年),原竹篙灣溫主公指示分靈,在當地鄉紳多方奔走、籌措經費之下,位在小門嶼的公廟遂於光緒5年(1879年)落成,此即小門震義宮由來。
明治32年(1899)<社寺廟宇調>,其中並無小門宮廟的記載。卻發現竹灣的「大義宮」當時則稱為:『關帝廟』。從廟名可知,清末日據初期大義宮的主神,已從「溫王」改易為『關聖帝君』。
小門震義宮累經三次重建,現貌乃係奠基民國67年(1978年)重建工程,該次整修於民國73年(1984年)竣工。
依據小門震義宮碑記:「嘉慶元年各地戰亂四起,聞有一老者恐神像被刼,乘亂藏溫主公寶像歷盡千山萬水渡澎湖謀生。其時地方尚未繁榮,唯有在自家朝夕焚香膜拜。未知經幾多時,島上漁民有感神佑,每出海下網均滿載而歸,於是經濟富裕,地方長者商議建廟奉祀,就擇地竹彎村建大義宮安座奉祀。至丁巳年,小門村村民受神靈指示,乃溫主公擬分靈至現址。」
△小門震義宮合脊擲吉活動!桶子、籃子、箱子、袋子.全出動了!(楊石明攝)
△恭請中壇元帥關聖帝君座鎮。(楊石明攝)
△趙文書先生操持「合脊」。(楊石明攝)
△主委許天旗與合橫國小師生合影留念。(楊石明攝)
△村民開心迎賓。(楊石明攝)
△村民每戶精心準備湯圓祭拜。(楊石明攝)
△合脊大典滴水、瓦片。(楊石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