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因地理位置關係,原本在海上漂流,來自世界各國的廢棄物易受東北季風與洋流影響,於每年10月至隔年3月堆積於迎風面的海岸。顯見海洋環境遭受嚴重的人為破壞,最美麗海灣也難倖免,這是夏天觀光季到訪遊客所看不見的海洋悲歌。
昨日近百名師生參與,來自澎科大通識教育中心所開設「澎湖生活美學」課程,教師鼓勵選課同學應至少參與或自發進行一次淨灘活動。
該課程為澎科大爭取到教育部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與海為生-澎湖混獲資源化與海洋食魚教育」之融入課程,引導學生在淨灘時,觀察環境與參與淨灘的人,在課堂上要討論自己的觀察發現。
指導老師陳瑞鴻課程以海洋為軸心發散,透過接近澎湖的海洋地景與體認到在澎湖傳統上以海維生的人民需要面對的殘酷挑戰,課堂利用多部海洋相關電影片段認識海洋的多面性與影視拍攝的創意場景設定、探討海廢議題與島嶼藝術節、進行澎湖海洋食魚教育……,強調在地活動的參與和投入,形成澎湖生活美學的形塑與反思的訓練,以青年學子的實際投入來認識就學期間所生活的這塊美麗海島。對於生活於本縣縣民和海洋的依存性、見證海洋環境與漁業資源的變遷,有了更鮮活立體的認識。
對於選課學生必須參與至少一次的淨灘活動,來自台灣目前就讀澎科大養殖系的唐同學,對於實際到海邊參與淨灘活動感到新鮮:「沒想到竟然可以集合眾人的力量,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覺得感動,自己在潮間帶採集時也看到有的生物躲在垃圾之中,對於所見海洋生物對於人類製造的垃圾只能被迫接受甚至不知危害也特別有感觸」;也有同學表示知道老師規定要參與淨灘其實覺得很麻煩,但在課堂老師邀請O2海漂實驗室分享,看到澎湖面北的海岸線面臨許多人造垃圾的侵擾,甚至海洋生物因此喪失生命和他們的家園,也會開始盡量減少自己製造不必要廢棄物的機會,淨灘活動雖然不能實際解決問題,但應該能喚起大眾的公民意識。
△來自世界各國的廢棄物受東北季風與洋流影響堆積本縣迎風面的海岸。
△澎科大近百名師生走入社區淨灘服務回饋社會。
△澎科大近百名師生走入社區淨灘服務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