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有不同版本數字? 陳淑娟說明,根據議員詢問議題會有不同答案,主因是管理權責、及詢問範圍有所不同,衛生局主責管理的兒童發展中心及醫療院所,其中又包含衛生局這兩年為了突破醫療困境、積極拓展資源,112年與正承、林淑惠合作,今年再與澎湖海、雲起、聊療物理治療所合作,就衛生局個案來說,人數是300多人。若再將教育處管理的特殊教育人數也納入統計,就會增加至5、600人。而這當中又牽扯到待排資源人數異動,這也是議員質詢過程中,出現人數差異的原因。
陳淑娟解釋,衛生局不會刻意提供錯誤資訊,但這其中數字牽扯非常複雜,個案通報管道眾多,可能由社區、幼兒園、醫療院所通報,家長可能經由社會處個案管理轉介,也同時洽詢醫療院所諮詢,不同單位都會統計人數,並進行通報,所呈現報表也按業務職掌數據提報,最後送到衛生局,我們也會清查名單,避免重複計算,以掌控真正需求人數。
陳淑娟說,兒童早期療育因涉及信任度問題,可能今天個案在衛生局、明天家長想要轉到民間職能治療所,亦或到台灣尋求更好資源管道。
她強調,這些數據隨時都可能在變動,因此衛生局向來不會特別注意數字變動狀況,反而是著重在幫助幼兒積極治療、待排資源的個案能早日接受治療,同時也找出潛在個案,協助及早治療。
針對議員質疑縣府季報表僅通報200多名個案,陳淑娟解釋,議員引用「澎湖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概況」季報表,雖然名稱同樣有早期療育,但該報表實質是社會處呈報給社家署所使用,裡面統計個案均是社會處所通報案例,與衛生局含括醫療院所資料、及教育處特教個案有所不同,導致議員誤解其中差異性。
至於人事任命安排,陳淑娟說,衛生局兒發中心並不輕鬆,除了肩負整個澎湖幼兒早療,不論本島離島都必須落實服務,往往下離島一次就是一整天,且與民間機構不同,衛生局不以賺錢為目的,一切服務不需要健保,主要是希望能早期發現,幫助發育比較慢的孩子迎頭趕上,所以內部人員相對較辛苦。
她解釋,澎湖聘任專業職能治療師並不容易,因此她這兩年積極與在地資源合作,且她從台灣跨海來服務,在澎湖並無親友,外界謠傳刻意安插人事,她澄清並非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