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入股的條件是,每個航班必須有十個澎湖居民保留位。為了鄉親有機可搭,立意很好,但實際運作,恐將困難重重。
基本上,任何航空公司成立與營運,都必須在商言商,對股東有所交代,完全是以營利為目的。一旦虧損累累,不堪負荷,最後勢必牽涉到裁員、倒閉﹑求償或官司等問題。
如果飛航澎湖的第三家航空公司成立,縣府入股,每個航班必須保留十個鄉親機位,對於公司營運來說,那等於是非常僵化冒險的模式。
其實,澎湖機位不是不夠,而是大部分機位,都控制在票務旅行社手裡。航空公司整年的機位,大半以上早已掌握固定出路,剩下的少數機位才釋出給散客,其中當然包括鄉親在內。
其次,航空公司追求載客率,思考機位的利用率,最好能達到百分之百。也因此,將機位儘量壓縮到班班候補,最好能夠沒有空位。
為了鄉親有機位可搭,縣府不是找第三家航空公司入股,班班保留十個機位這麼簡單。如此會讓航空公司運作困難,很可能遲早倒閉。
解決澎湖居民有有機位可搭的方法,應該是由民航局規定航空公司,每天台澎往返的班機,只能有一半的班次,由所屬票務旅行社,販售團體機位,以外的機位只能由散客訂位。
目前,只能要求航空公司增開航班,以及釋出旅行社掌控的機位,但這些權力都在民航局和觀光署手裡,而不是區區縣府所能解決,所以有待縣長和立委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