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1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廢棄蚵殼妙用 澎湖啟動牡蠣殼循環經濟再利用(內有影片)

【記者莊惠惠報導】鮮美多汁的牡蠣是許多饕客的最愛,不過飽餐之後,剩下空殼該怎麼處理,始終讓人覺得麻煩,其實吃剩的牡蠣殼有許多妙用,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發表首座牡蠣殼資源化處理設備,每天可產出600斤牡蠣粉,並與產官學合作開發非結構性循環建築資材,讓廢殼變黃金,發揮到淋漓盡致。

水試所澎湖中心15日在西嶼大菓葉工作站啟動澎湖首座牡蠣殼資源化處理設備,現場並實地進行牡蠣殼操作生產出大小不一的牡蠣粉等循環資材,包括澎湖縣政府農漁局長陳高樑、環保局長楊書舜、觀光署澎管處長洪志光、西嶼鄉長李添進與水試所澎湖中心主任謝恆毅等人都到場見證廢棄蚵殼循環經濟的新紀元。

謝恆毅表示,牡蠣養殖是澎湖重要的經濟產業,單單淨肉逾1200公噸,但每年所產生的廢蚵殼數量逾2000公噸,為發展澎湖生物性碳酸鈣循環經濟,依澎湖牡蠣養殖產業規模、區位與節能減碳等因素,去年斥資打造一座移動式的牡蠣殼資源材料化產線,選定在澎湖西嶼鄉進行示範,未來穩定運作,可適時解決廢棄牡蠣殼問題。

陳高樑表示,澎湖堆積如山的廢棄蚵殼,後續處理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市容,澎湖人受蚵殼之亂,縣長陳光復上任後,在去年完全清運剷平,未來會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就地處理蚵殼問題。

西嶼鄉長李添進表示,從上任來即開始著重廢棄蚵殼的處理,如今大有進展令他相當開心,一方面解決了蚵殼的置放問題,另一方面提升蚵殼的附加價值。

謝恆毅表示,牡蠣殼資源材料化產線正常運作,每小時可產生5至60目以上(相當於的0.25至4mm)等3種粗細等不同規格的牡蠣殼粉,每天約600公斤,一年操作200天處理量約可達700噸,初期每年可協助澎湖3成的廢棄牡蠣殼資源化成循環資材再利用。

另為發展牡蠣殼多元在地利用方式,水試所澎湖中心已經或預計與澎管處、鄉巿公所、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劉舜仁老師團隊(MORPHOLOGY X PROTOTYPE)、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陳長忻老師團隊(ECHO TALLER)、營造廠和育成中心廠商合作,利用鹼激發、3D列印等技術,發展水下復育材料、文創商品外,亦嘗試結合生態、再生綠建材複合式循環資材,進行非結構性建築構件(帷幕牆系統等空間構材)與基礎公共設施(街道家具、公車站亭等)原型開發。

同時,將在地材料透過創新設計應用和諧地融入澎湖獨特的涵構脈絡的同時,因應其不同的耐候條件被調適性重構成構件單元,使這些建築構件能被永續使用,達到生物性碳酸鈣資源化和大量去化的目的。希望生於海洋的一切,都能在島嶼上妥適的循環利用,最終達到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雙贏的目的。










△牡蠣殼粉製作。

△烘烤後的粗碎牡蠣殼碎片。

△水試所澎湖中心15日在西嶼大菓葉工作站啟動澎湖首座牡蠣殼資源化處理設備。

△廢棄蚵殼妙用有妙用。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