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乞龜文化起源於泉州,後來在澎湖發揚光大,成為地方元宵特色, 早前曾以麵粉製作麵龜、肪片龜,供民眾分食「吃平安」,而後各廟宇為了增長保存時間,改以大米堆疊,並結合公益與關懷,讓民俗元宵祈福活動,又多了一分人情味。近年各廟宇巧思不斷精進,如金龜、金錢龜、麵線龜、果凍龜、金莎龜等多種形式,增添了元宵乞龜底蘊。
隨著兩岸交流開放,宮廟往來也越加緊密,從2007年起,泉州、澎湖兩地天后宮共同舉辦泉澎起龜民俗祈福活動,共同祈願來年幸福平安,澎湖在地製龜師傅受邀前往泉州交流合製大米龜,將在地傳承下來的傳統手藝回傳到泉州,逐年增重盛大的米龜,也象徵著澎泉情誼深厚。
本次泉州乞龜活動於龍年正月十三上午正式開始,至正月十六結束,有大米龜外,澎湖泉州師傅一行人特別應景妝點設置「水果龍」,現場洋溢春節喜氣,吸引不少遊客前往觀賞為新的一年祈福,諺語「摸龜頭,起大樓;摸龜尾,存傢伙;摸龜殼,事業穩達達;摸龜腳,金銀財寶滿厝腳」,遊客到泉州廟宇走走,也不忘摸一摸平安米龜,祈求平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