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坤對澎湖不求回報,只是和澎湖有緣,把鄉親當作自己家人,經年累月為這裡的人們,做出犧牲與付出,已整整二十一年。
杜院長,從民國九十年開始,固定捐贈薪水的一半,濟助菊島的中低收入戶。同時,也捐贈偏遠離島救護車。也捐贈文澳國小打擊樂器。
剛開始,他帶領義大醫院醫療團隊,跨海來澎湖駐診。接著,進一步再由醫護人員進駐各離島衛生所,建立轉診和後送制度。他並發願,未來要當半個澎湖人。
杜院長不僅醫術精湛,而且更橫跨音樂、藝術和體育等領域,主動捐贈文澳國小一批打擊樂器,並將打擊樂推廣到馬公國中和馬公高中,帶動音樂藝術風潮。
在澎湖,無論是從台灣跨海過來服務的各行各業,或是一些公職官員,每個人幾乎都是流水式的短暫過個水,不久又調往台灣其他縣市高升。縣府也行禮如儀頒給一張意義不大的榮譽縣民證,然後大家就成為路人甲、路人乙。
杜元坤應算是在偶然的機遇中來到澎湖,但他卻和別人不一樣,或許他對澎湖特別有緣,也可能他特別關懷這塊土地的人與事,一來就被黏住了。
二十一年,不算短的日子,杜院長能夠取之於我,用之於離島的鄉親,這種高度與澎湖人結合的情懷,只能說是一種情義的交集,相當不易。
澎湖人默默地感激他,敬佩他,對他來說,或許這就是一種內心感受回報的情境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