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1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澎湖竹灣白膜花生收成銳減 售價提高2至3成(內有影片)

【記者莊惠惠報導】澎湖竹灣白膜花生遠近馳名,今年已開始採收,受到旱災影響今年花生收成銳減,產量少售價也較往年提高2至3成左右,每台斤售價來到250元。

據竹灣村耆老表示,花生播種時間大約在每年農曆1月份,最好是挑選在下雨後隔天再播種,但今年沒有雨水,農民們只能靠著灑水澆花生、除草,因而今年產量不如預期,產量不足加上疫情影響,許多農民沒有前往北辰市場賣花生,紛紛將花生煮熟後冷凍真空包裝,改採用冷凍宅配方式銷售白膜花生,也減少群眾接觸的風險。

白膜花生是西嶼鄉竹灣村村民自古以來主要的耕種作物,早期竹灣村許多家庭都是靠種植花生、賣花生來維持生計;播種時必需2.5公分距離一粒花生依序放入,用雙腳踢土把花生覆蓋住,不然會被麻雀等小鳥吃光光;花生發芽後要定時除草,約60天後開黃花,花謝入土後,花生就會漸漸的成熟。

此時大約再過60天,總共約120天時間,就可以開始採收白膜花生,若是要製做花生油則需要再等30天變成紅膜花生後再採收;古代用大灶煮花生大約只有2個半小時,主要原因是當時家家戶戶柴火不足,煮好的花生口感較不綿密、香度不足,但因為當時大多數民眾生活皆困苦,因此大多數人的心態也是有得吃就好比較不講究。

早期竹灣的花生農,每天清晨張開眼,就是一天忙碌的開始,他們將昨晚煮熟的花生50台斤裝成一袋,大夥人各拿一根扁擔,急忙挑起花生到竹灣碼頭集合,搭乘早上6點的交通船竹福勝前往馬公;由於當時的土豆售價高,只有有錢人家才買得起,因此到了馬公後必須挨家挨戶沿路叫賣,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民國59年底,跨海大橋正式通車,往來竹灣、馬公兩地更加省時便捷,村民們逐漸改成搭公車或騎機車到馬公叫賣。

時至今日,竹灣村仍有部份村民會騎乘摩托車到馬公賣花生,不同之處是銷售地點改成了北辰市場週邊,不再沿路叫賣找尋客人;另外,大灶烹煮花生的時間,也延長為5個小時,務求讓白膜花生粒粒綿密熟透且味道濃郁香氣十足。

新一代的農民改採快鍋「浸泡煮食」花生,只需要1個多小時就可以煮熟;雖然較省時且花生同樣會綿密,但是用大灶搭配木柴「隔水蒸煮」的獨特「木柴味」卻是快鍋所無法複製的,因此有吃過用大灶烹煮的花生,還是會想辦法去找尋他心中難忘的古早味道。

為何西嶼的竹灣花生一直受歡迎,據了解除了土質外,就是煮法,至今有其他地方要仿傚像竹灣花生口味,仍無法到位,加上今年沒有雨水,農民只能靠澆水來助長,也使得今年的花生一台斤來到250元甚至有260元,想要吃還不一定買的到。






△竹灣白膜花生近日正式收成,民眾以古法煮。(莊惠惠攝)

△竹灣白膜花生老饕最愛。(莊惠惠攝)

△受疫情影響今年市售看不到均以真空包裝。(莊惠惠攝)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