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回失落的海洋之心─澎湖石滬資訊平台,由曾宥輯、楊馥慈返鄉青年於二年前返回澎湖與石滬耆老每天泡在水中「救石滬」如今完成二口,並成立離島出走(Isle.Travel)品牌所推出的資訊服務網站。記錄澎湖石滬的重要影像與文字資訊,也同時是離島出走品牌的官方網站。
昨日進行澎湖石滬調查的發表,文化局長王國裕、議員陳慧玲還有關心地方、文史的民眾都出席。
澎湖建造石滬的歷史,可追溯自清康熙50年(1711年)的《台灣縣志》,一直到20世紀中期,石滬漁業都還是澎湖最重要的一項潮間帶漁撈活動。為一種利用潮汐的傳統陷阱式漁法,屬於魚梁的一種。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進入石滬覓食海藻;退潮後,因石堤已高於海面,魚迴游至捲曲處而被困於滬內。
曾宥輯表示,石滬橫跨世界的古老漁法,而在台灣,由百餘座小島所組成的澎湖群島,在汪洋中被一串串的海洋之心相互牽連,外型優美、保存完整、分布密度也最高的石滬群,這是專屬於澎湖人的海洋記憶與情感圖像。我們相信,石滬能夠修復人與海洋之間的關係,更擁有牽起與世界對話的影響力。
除此,潭邊村港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潭邊村魟尖的潮間帶。在潭邊村港滬與西頭滬的滬房都有著一對向外凸的特別造型,據村民口述,此外凸的構造是為了縮小範圍,方便捕撈漁獲,功能應與岸仔雷同,又因形似一對滬房的耳朵,故稱它為「滬耳」,有耳朵的石滬相當特別。
大家熟悉的石滬就是七美雙心石滬,曾宥輯還把澎湖石滬分弧型、單滬及雙滬三類型。想知道更多石滬訊息,只要上此平台就能尋獲許多寶相當方便。
潭邊村港滬的滬房
潭邊村港滬的滬房,有一對外凸的特別構造,據潭邊村民口述,是為縮小捕魚範圍,類似岸仔構造,故稱之為「滬耳」。
△曾宥輯與澎湖石滬耆老一起修護毀損石滬。(曾宥輯提供)
△潭邊村港滬,民眾稱之為有耳朵的石滬。(曾宥輯提供)
△澎湖石滬分弧型、單滬及雙滬三類型。(莊惠惠攝)
△前(左起)曾宥輯、楊馥慈等返鄉年輕人成立《離島。出走》團隊,昨日生博館舉行發表會。(莊惠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