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1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穀倉效應」讀書會 賴峰偉勉勵傾聽多方聲音

【記者鄭家瑜報導】「穀倉效應」與糧食危機無關,是和所有工作者息息相關,穀倉效應把政府、部門、團隊、個人,就像是一座座的穀倉。現代社會中的組織越來越龐大,人們在大組織裡,被分門別類、像小螺絲釘一樣各司其職,這樣的分工雖然帶來高效率,但也會帶來缺陷甚至危機。
澎湖縣政府16日舉辦一級主管讀書會,分享閱讀「穀倉效應」心得。縣長賴峰偉表示,「穀倉效應」強調破除部門本位主義,強化橫向溝通,他期勉主管打破部門間封閉系統,多方傾聽,才能洞悉全局。
副縣長許智富表示,現代科技進步,縣府可以建置大數據資料庫見微知著,預見即將發生的問題,突破現有盲點,並多進用年青人,以局外人觀點,協助政府看見問題,解決問題。
財政處長鄭嘉薇認為,「穀倉效應」講求專業與分工,但專業造成不同部門間冷漠,分工之下劃清部門間界線,欲打破部門之間冷漠與界線,端看首長的領導智慧。
農漁局長陳晶卉表示,社會追求效率和專業分工,造成人與人隔閡,無法綜觀全局,必須打破「穀倉效應」,整合各項計畫,開拓新視野。
賴峰偉表示,「穀倉效應」強調團隊合作,過去推動青青草園、墳墓遷移都是先整合各單位意見,再逐一分工合作,打破組織部門界線,強化橫向溝通協調,才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賴峰偉指出,「穀倉效應」作者以人類文化學角度,點出主管做決策時常因「穀倉效應」看不到危機,應以不同視野看待問題,他期勉主管們決策過程多聆聽人民的聲音,作為決策依據。
穀倉效應是由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編輯主任暨專欄作家吉蓮‧邰蒂(Gillian Tett)首先提出的理論。




△「穀倉效應」一級主管讀書會,縣長賴峰偉聽主管聲音。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