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遺憾和失望,並不是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原來是龍蝦、螃蟹及其他生猛海鮮,被安排在比較遠的地方。沒有跑到一定程度的距離,根本吃不到這些好料。
如此一來,害得很多象徵性隨意跑一跑的人,因而失落又失望,導致滿心不高興。
這件事其實有點可笑,彷彿是一齣黑色幽默劇。繳了報名費,辛辛苦苦飄洋過海,加上住宿費,也是一筆可觀的開銷。然而卻吃不到龍蝦,不免心生不悅之感。
儘管馬拉松是一種體育運動,目的不是為了吃吃喝喝而跑步,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國內的馬拉松比賽,早已變相成為一種商業及娛樂行為,不再是純粹的運動賽事。吃,是重點;跑,是附帶。
官方舉辦的馬拉松,是為了消化預算;民間舉辦的馬拉松,是為了賺錢。
特別是,台灣每年有上百場的民間馬拉松。基於票房原因,為了吸引民眾報名,紛紛安排別出心裁的吃吃喝喝。最後也是最吸引人的無非是龍蝦大餐,而不是德國豬腳。
有人打趣說,在業者高度激烈競爭下,往後的馬拉松,除了龍蝦之外,可能會出現魚翅、燕窩、鮑魚、和牛等非常高檔的食材,藉以提升報名人數。
這次由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舉辦的馬拉松,所推出的龍蝦及螃蟹,當屬野生道地的珍貴在地龍蝦,以及花蟹、沙蟹之類的高檔螃蟹。
這種食材,和一般進口冒牌並非龍蝦類的波士頓螯蝦,與最便宜的三點蟹可以比擬,主辦方顯然非常有誠意。
高價稀有的生猛海鮮,當然無法讓跑者吃到飽,吃到吐。權變之下,擺在較遠的地方,讓有恆心的跑步者,可以嚐到珍饈美味。不太想跑的人,則享用比較普通的食物。這種放置方式,也是一種小技巧。
參加馬拉松,要當作促進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不要存著吃貨的心態,認為必須要有海鮮吃到飽想法,這樣就不會有遺憾與失望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