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早村民與成功國小在活動中心內,安排利用在地生產的「一條根」進行「炒茶」體驗,由炒茶師傅指導大家從揉捻、炒焙到冷卻。孩子們邊學邊玩,認識這味本土植物在茶飲與藥用上的多元價值。
受天候影響,「趴網」體驗原定成功碼頭調整至活動中心前廣場舉行。在老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換上裝備、捲起褲管,學習如何辨識潮汐與魚群,親手下網。雖然無法在海邊進行,但透過在廣場上的模擬與實際操作,仍讓大家感受「靠海吃飯」的辛勞與智慧。
陳振中表示,依據農改場研究報告,全台灣最好的一條根是澎湖,學名叫澎湖大豆,過去一條根都是釀藥酒,還有酸痛藥膏等等,現在成功社把一條根的葉子再利用成茶,跟青草茶類似,有特別的茶香。
大家品嚐現烤的比薩,酥脆餅皮搭配在地食材,為一天的豐富行程畫下完美句點。這場活動不只是一次文化體驗,更是一場跨世代的學習與連結。藉由學校、社區與產業三面結合,讓地方知識活起來,也讓孩子們在課本之外,看見家鄉的價值與驕傲。期許未來也將持續推出更多類似活動,邀請更多民眾親身走進成功,與土地對話,與文化同行。
▲澎湖成功社區22日「炒茶」產業文化體驗。(莊惠惠攝)
▲「趴網」產業文化體驗,大小民眾熱烈參與。(湖西鄉公所提供)
▲「趴網」產業文化體驗,大小民眾熱烈參與。(湖西鄉公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