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櫃國小的「海學力」課程,把澎湖的海洋與社區化為學習場域,引導孩子進行潮間帶觀察、每月淨灘、海漂垃圾調查、海草復育、訪談漁村耆老等多元行動,再將成果轉化為繪本、短片與展演。課程強調知識與實踐結合,讓學習不侷限於課本,而是生活態度與環境責任的養成。成果豐碩,從海廢時裝秀登上國際研討會舞台,到雙語繪本《細說風櫃》遠赴捷克交流,甚至與韓國、泰國、美國等地師生跨國對話,逐步展現小島教育走向世界的能量。
學生特以自編自演短劇《細說風櫃》歡迎黃市長到來,以童趣演繹地方故事。同時,師生也策劃海廢創作美展,將海漂垃圾化為裝置藝術,傳遞海洋教育與保育的重要理念,展現「做中學」的具體實踐。
黃健忠市長讚許風櫃國小的深耕努力,認為孩子的學習歷程不僅讓世界看見澎湖教育的亮點,更讓在地學童在與海洋的互動中建立自信,拓展國際連結。他強調,教育的價值不只在於知識傳授,更在於培養態度與責任感;特別是在偏鄉環境中,孩子透過海洋課程學會守護環境、珍惜資源,這份意義格外深刻。市公所將持續支持各校教育創新,讓更多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家鄉的美與力量。
風櫃國小校長林妍伶指出,海學力課程讓孩子透過實際行動,從在地海洋出發,理解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的重要,也凝聚了社區的力量,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後盾。
據悉,「海學力」課程亦將於今年10月亮相 Education Innovation Taiwan(臺灣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完整呈現風櫃國小的學習成果與澎湖海洋文化。未來學校將持續推動課程模組化,結合跨校共學與國際合作,期盼成為偏鄉教育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