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覽同時呈現學生將海廢再生為藝術作品的創意成果,「漂藝坊」的作品皆出自孩子平時在課程中的手作創作,化廢為美,賦予漂流物新的生命與意義。此外,學生也將親自帶領家長體驗「抱礅」活動,分享石滬的結構、功能與時代演進,展現澎湖先民的生活智慧。
活動中更邀請海洋專家冼宜樂以「聽,那珊瑚的事」為題,與孩子對話種植珊瑚的經驗,並帶領大家更進一步認識海洋生態與珊瑚保育的重要,讓家長與學生共同從文化與科學的角度理解「海」的價值。
從六月的「海之聲.無界」沙灘音樂會中融入褒歌文化,到「一家一舟-造舟工作坊」的團隊合作與「藍色紀錄片」的影像紀錄,孩子們在學習中一次次實踐創意、凝聚社群力量,也形塑出屬於澎湖的教育風景。
葉萬全校長表示,這次成果展不僅是課程的總結,讓大人也隨著海子們的學習步伐,重新梳理澎湖在地海洋文化的價值與意義。透過藝術創作與文化探究,海子們正用自己的方式傳承澎湖人的智慧與對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