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竹林表示,這次南韓總統大選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不只是選舉當天熱鬧的開票實況與街頭拜票車隊,更是李在明「真正的大韓民國」、「準備好的候選人」等競選口號所承載的意義。他形容,李在明的勝選,是庶民社會對財閥壟斷與菁英傲慢的集體回應。
葉指出,李在明從工廠童工出身,自修考取律師資格後踏入政壇,歷任城南市長、京畿道知事,最終歷經三次挑戰,成功當選總統。從2022年敗選後仍堅持直播與人民對話、面對執政濫權勇於抗爭的過程,更展現其堅毅不拔的政治人格。
「這樣一位從基層逆襲而上的候選人,正是年輕世代渴望的政治典範。」葉竹林指出,南韓的MZ世代(1981年後出生的千禧與Z世代)成為本次選舉的重要推手,尤其女性年輕選民對李在明提出的租屋補助、青年基本收入與就業政策表達高度支持。他觀察到,MZ世代普遍對體制不信任,但重視誠信與務實,成為韓國政壇不可忽視的力量。
葉竹林也提到,這場觀選行程不僅拓展國際與政治視野,也讓他更加堅信,民主不是一天的投票,而是需要有人持續堅定以民意為優先、捍衛言論自由與國會主權,勇於對抗不公不義的政治體制。他強調:「這趟觀選行程帶給我的啟發,將轉化為我對地方政治的反思與實踐。」
對於台灣未來政治文化的發展,葉竹林認為,應培養更多有信念、有行動力的政治人物,真正走進基層,了解年輕人焦慮與社會需求,讓民主不僅止於選票,更能深植於人民心中。